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积极探索体育俱乐部新型培养模式,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2008年9月体育俱乐部成立,迄今已有11年时间,目前相继成立了武术、瑜伽、健身、游泳、攀岩等18个体育俱乐部,并全部纳入学院教学体系,走在了全国前列。
整合资源,构建体育俱乐部全方位育人体系
琴岛学院用体育俱乐部教学代替传统体育课。通过自主选课,打破班级、性别壁垒等手段,让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等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整合有效资源,发挥大学体育育人合力,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体育俱乐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上好公共体育课。面向各年级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选修课,将体育选修课覆盖学生全部修业年限。同时,为身体异常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的康复、保健课程也被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按照教学计划,计算相应学分。
在课程内容上,体育俱乐部遵循体育教育规律和体质健康发展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俱乐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各年级学生均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俱乐部为他们提供的课程学习和活动。由于分项目、分层次、生活化、四年一贯,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掌握了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还培养了浓厚的体育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健身习惯。体育俱乐部制改革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大大提高了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学院体育运动水平,为省、市级赛事储备了大量的各项目运动员。在2018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抽查中,琴岛学院在本科院校排名中名列前茅,其中体质健康水平平均分、合格率均排名第三,优秀率排名第二。
逾十年选培体育“金种子”,花开满园
在琴岛学院,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就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系统学习,而不单纯为获取学分。如此以来,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就会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分类”培养更容易让学校发现体育的“金种子”,根据这些“金种子”的个性化需求,体育俱乐部有针对性地建立课余训练竞赛体系,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组建院级运动队,不断加强学院课余训练与竞赛工作,让“金种子”变成“好苗子”,实现从业余到专业的质性转变。 2019年6月,山东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琴岛学院获女子乙组单打亚军、双打亚军。2019年青岛市高校田径运动会,琴岛学院代表队获得丙组男子团体第一,丙组女子团体第一,丙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一,18个单项丙组第一,连续三年团体总分组内第一。跆拳道、瑜伽、乒乓球等项目已取得考级资质,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考级。
俱乐部普通成员享受体育生活,俱乐部高水平成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每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了体育“金种子”,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体育文化节、体育运动会和课外体育竞赛,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学校的体育教育“花开满园”。
以体育为载体,探索立德树人新思路
琴岛学院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发展学校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高尚情操。在训练场和赛场上,教师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勇于战胜各种困难的意志品质;训练比赛之余,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主动接纳教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