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提倡自然教育理念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建议》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契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充分阐述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建设性建议,我们非常认同。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设好环保课程,培育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我省印发了《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实施指导意见》,纳入了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体系。系统规划设计,并提出了环境教育在各学段的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目前每两周开设一个课时。同时审定通过了《环境教育》教科书并免费提供给学生。我们下步工作中,一是将环境保护地方课程开设好,二是按照我厅2016年发布实施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要求,着重在小学科学和中学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中注重讲授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培育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环保习惯
一直以来,我们都注重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活动,宣传环保理念,提升环保意识。一是联合环保、团委等部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联合省环保厅、团省委开展了争创“齐鲁环保小卫士”活动;联合中华环保联合会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环境作文大赛”;联合省环保厅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推动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全面广泛开展。二是指导广大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植树节”“节能宣传周”等时间节点,通过主题班队会、主题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下一步,我们还将总结现有经验,会同各有关部门,鼓励指导各中小学校,采用户外、活动等形式,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推进下去。
三、积极拓展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
2017年,我厅联合11部门联合发布《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各学校每学年安排不少于2次的集体研学旅行活动,其中自然资源版块就是重要内容。今年,我厅研究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分学段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课时标准,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其中环境保护、动手参与开展实践劳动教育,生态文明系列也是重要内容。如您所指出,我省自然条件优势突出,自然生态教育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利用自然生态基地、科技馆、科学馆、工厂企业等资源建设了一批生态环境教育实践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校外、课外实践性生态环境教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工信科工等部门广泛开展基地建设、课程开发,指导各地通过实践体验、研学旅行等方式,开展好生态文明教育工作。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