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在“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 开展医养健康教育培训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提高全省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我厅会同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办养老服务类专业,现有25所院校设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如山东女子学院、山东管理学院、山东英才学院等,在校生3000人左右。省财政加大对其资金支持力度,对每所学校补助100万元,改善其办学条件。引导、支持学校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积极推进“医养教健康综合体”项目建设,与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多所医疗机构建立常年合作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山东协和学院建设山东省高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连续4年培训高级养老护理员3000余人;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开设老年护理、康复医学等专业,毕业学生得到周边县(市、区)医养结合机构争相引进、供不应求;滨州医学院获批省内首家全国老年医学培训基地,承担了当地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医学的师资培训。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基地建设。建立省级养老培训基地7处,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对养老护理员和管理人员实施免费培训,推动各地建设培训季度全省各级共培训9万人次、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15万人次。先后组织12批210人次,赴境外学习培训。建立医养结合机构人员定向培养机制,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医养结合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比例达到50%以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水平大幅提高,在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山东代表队连续两届荣获团体前三名。
三、建立从业人员补贴与激励制度。省级建立本专科毕业生入职补贴、养老护理员补贴等制度,设立“齐鲁敬老使者”奖项,先后表彰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86名,每月发放1000元津贴并纳入省专家人才库;各地评选敬老使者、最美护理员800余名,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行业待遇。
四、建立医养健康产业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举办的儒商大会2018医养健康产业平行论坛,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Tim Hunt教授、5位“两院”院士在内的300名海内外医养健康产业专家学者、领军企业负责人参加,以这些人员为基础,建立了医养健康产业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为我省医养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五、组建省医养健康产业智库和协会。与山东大学合作组建由4位院士领衔的医养健康产业智库,同时建立了医养健康产业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吸引专业人才的工作。承办了第三届卫生与健康泰山学者论坛,邀请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中国科学院精准医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曾长青在内的6位省外健康领域创新创业型专家演讲。
六、推动医养健康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对接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在科研攻关、智力支持、项目实施等方面与两家科学院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全面展开产业标准制定工作,同时组织开展产业重大课题攻关;深入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举办系列学术交流会、产业博览会,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会同省民政厅、省卫健委将在产教融合方面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实施院校设立养老服务专业奖补政策。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扩大人才储备规模。开展在职教育,在省、市、县三级对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实施免费培训,提升服务队伍的职业化水平。建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激励机制,继续开展“齐鲁敬老使者”“最美护理员”等评选表彰活动,增强养老服务行业的吸引力。
二是建立医养健康产业人才供需平台。汇聚大健康产业各类人才,有效对接各机构企业相关人才需求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发展壮大全链条一体化健康产业人才队伍。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医养照护、健康管理、康复、心理咨询、营养等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培训考核、就业晋升等一体化、全链条的人才管理机制,满足医养结合和医养健康产业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四是成立省级、市级医养健康职业技能鉴定机构。2019年定向培养1500名健康管理师,培训2万名医养照护员,逐步解决医养结合机构人才短缺的现状。
感谢您对我省医养健康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医养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9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