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常态化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红色文化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结合我省实际,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山东省教育厅于2019年3月12日印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主要内容有:
一、实施文化建设项目。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重把传承红色文化贯穿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全过程,涵养塑造学校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精心设计打造优秀红色主题人文景观,支持建设一批红色文化博物馆,营造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发挥对师生的教育引导和熏陶感染作用。发挥学校人才智力优势,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红色文化作品,开展优秀作品展演展映展播、经典作品阅读观看活动,组织做好交响乐《沂蒙》、舞台剧《沂蒙印象》和情景剧《沂蒙情深》“沂蒙精神乐舞剧三部曲”巡演,推动沂蒙精神深入人心。鼓励支持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自治组织、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理论研讨、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握时间节点,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以及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红色英模万校行”,举办传唱红色歌曲、阅读红色书目、品读红色家书等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纪念活动。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专题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团员珍惜爱护红领巾等少先队、共青团标志标识,增强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继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
二、实施社会实践项目。把传承红色文化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实践教学整体规划,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各类红色主题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深入红色教育基地、革命老区、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实践锻炼,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党史、增进认同。每年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十万学子红色行”“寻访红色足迹”等活动,利用现有爱国主义基地和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推出一批红色研学线路,让中小学生到现场接受体验式教育。每年组织全省高校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鼓励引导青年学生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扎根齐鲁大地,奉献热血青春,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新长征路。
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全部采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确保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落实到位。一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将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纳入文明校园测评体系,建立完善督导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省教育厅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及时宣传推广一批典型经验。二是提高党员干部、教师政治文化素养。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红色文化教育,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在各类人才计划以及教学名师评选中,适当增加红色文化教学研究人才比重,培养和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三是深化理论研究。发挥高校人才聚集优势,深入开展红色文化研究阐释,依托临沂大学设立山东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鼓励定期召开“三山一坡”革命精神研讨会、山东根据地研究学术研讨会,支持举办多层次的学术论坛、座谈会、研讨会,加强交流沟通,推进协同攻关。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9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