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法治教育课堂主渠道。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推进德育综合改革相结合。从2016年起,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教材”正式在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启用,每周2个课时,坚持从小培育、系统培养法治意识。坚持多学科协同,在语文、历史、地理等有关学科课程和学校活动、文化建设中有机融入法育理念和法治教育内容,加强教学考核评价,在中考中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中。各地积极探索法治教育进课堂的多种模式,烟台市在学校建立“法德讲堂”倡导德法双修;青岛市20余所学校开发法治教育校本课程,编印法治案例评析;泰安市确定了法治启蒙教育、法治常识教育和遵纪守法等三个层级的教育目标开设校本课程。沂源县创新法治教育课程,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活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教案汇编》。
(二)突出宪法教育的核心地位。在全省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形式丰富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推动宪法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制定《全省教育系统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具体措施,把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处室、单位,推动形成全面学习贯彻宪法的良好氛围。推动实施宪法宣传教育“百千万”行动,开展“百所高校百场宪法宣讲”“千名法学学子大手拉小手宪法宣传社会实践”“万所中小学学宪法”等系列活动,确保宪法学习教育全覆盖见实效。在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总决赛连续两年创造佳绩,2017年获得1个冠军、1个季军,3个二等奖,团体获得一等奖;2018年获得演讲比赛小学组冠军和最佳表达奖、高校组亚军和初中组季军,知识竞赛一等奖。我厅连续三年获得杰出组织奖或最佳组织奖。
(三)提升教师法治教育能力水平。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长效机制,必须强化师资保障。各级教育部门把法治教育纳入校长任职培训、教师继续教育范畴,将法治培训列入校长、教师培训规划,扎实推进。2015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法治培训,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集中1个月时间,学习法治主题课程并参加标准化测试,可取得2学分。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三年,70多万中小学教师接受了培训。组织参加教育部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训,举办全省中小学校长依法治校专题培训、全省法治教师培训班,遴选培训了一批骨干、种子教师。
(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力量。一是成立大学生宪法演讲团,到大中小学巡回演讲,讲述宪法故事,播撒宪法种子。二是深化“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关于您提出的深化“法治进校园”和“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的意见,在省级层面从 2017年起,省检察院联合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活动覆盖17个市,举行了50场法治巡讲,2万名学生现场聆听,取得很好效果。三是健全法治副校长队伍。关于您提出的“可聘任公检法干警兼任法治班主任、法治校长”的意见,在今年2月份,全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同步开展“检察长担任法治副校长暨开学季普法进校园活动”。目前,全省98%以上的中小学聘请了法治副校长。威海市在配备法治副校长的基础上,为每所学校再配备一名法律顾问,免费为师生开展法治教育。沂源县还聘请156名政法干警担任“法治班主任”。四是建设校外辅导员队伍。近年来,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员、老劳模”组成的“五老”队伍,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滨州市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积极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的学校还邀请法学教授、法官、警察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通过课堂宣讲、顾问咨询、社团指导、活动合作等形式,直接参与指导校园普法。
(五)打造法治校园文化环境。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山东省校园法治文化展示活动,集中展示各地各学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经验与成果,专栏设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校园法治文化采风、法治教育活动剪影、法治教研室四个模块。以展示促建设,大力培育宪法校园文化,发挥环境、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济南、青岛等市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文化月、文化节等活动,创造了浓郁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曲阜师范大学编排了法治广场剧,深受学生欢迎。省实验小学建设法治广场,很多学校建立了法治展室、法制长廊。莱西市在243部校车车厢内,开设“3D”普法主题校车普法。2018全年,该市中小学没有发生一例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案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9年,我们将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主线,着力实施青少年学生“法育工程”,牢牢抓住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升,注重系统培育法治理念,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更好发挥教育系统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在中小学设立道德与法治课的要求,积极推进实践性、互动性、体验式讲授,针对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反欺凌、反暴力、防诈骗、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等法治专题教育。鼓励支持各地各学校开发适合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校本课程。强化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的法治知识教育,形成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探索实行学生宣读宪法誓言制度,增强宪法教育的仪式感、尊崇感。组织开展第四届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举办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在开学第一课、班会队会、社会实践、毕业仪式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内容,举办模拟法庭、法治征文等实践活动,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法治绘画等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活动。按照依法治省委员会部署,与省司法厅联合开展法治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法治教育阵地建设,编辑《“法律进校园”指南》,积极引导、推动各学校与人大、政协、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少管所、律所等机构合作,利用其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开展观摩、体验、警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协调争取更多资源支持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继续配合省检察院等部门开展好“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争取三年内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法治副校长配备工作,配合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选派优秀法律职业工作者担任法治副校长(班主任)。在中小学校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学校法律顾问在依法治校和法治教育方面的作用。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9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