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抓住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推进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各地先行先试,通过示范创建、典型引领,带动整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升。2015年以来,全省共创建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学校15所,命名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学校148所。同时,我们结合我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坚持中小学全员育人,引导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活动体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区制建设,让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共享和交流,推进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交流和互动。
但如您所指出,当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重视不到位、软硬件配置不足、课程和活动建设不足等问题。结合您的建议,下一步,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切实提高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系统开展“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幼儿园)破除应试教育观念和唯成绩、唯升学的教育政绩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律,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强化教育引导,发展素质教育。督促各级政府,广泛联合卫生健康、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与协调机制,构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形成社会关心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课程建设。在落实教育部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各级教研部门、各中小学校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开发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注重活动体验,指导各地各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工作指导,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学校评选活动,树立工作典型,加强示范带动作用。将各地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督促开齐开全课程,切实增强各地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强化软件和硬件建设。督促指导各地各中小学校切实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保障和硬件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我厅制定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强化经费投入,逐步配齐配全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及有关设施设备,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强化师资建设。指导各地通过补充聘任、培养交流、聘任志愿者及校际共建等方式培养补充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逐步配齐专兼职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心理健康教师业务能力。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全体教师育人能力水平。督促各地各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纲要要求,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等政策,提高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9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