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鲁东大学创新社区化管理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19-02-18 09:20 浏览次数:

学分制改革是落实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践行“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重要举措。学分制让学生有了自主选课、选择学习年限的权利,确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选课的多了,同班不同课、同课不同班成为常态,原有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功能明显弱化。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鲁东大学作为全省学分制改革试点的首批7所高校之一,自2013年开始启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社区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深度打造学生公寓教育阵地,完善辅导员进公寓机制,建立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走出了一条学分制改革背景下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路径。

深度打造学生公寓教育阵地

公寓是同学们思想最为活跃、感情表露最为真实的场所,同学们每天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宿舍,公寓作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阵地作用日益凸显。鲁东大学牢牢抓住学生公寓这个重要阵地,积极探索“社区制”管理新模式,把社区管理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紧密结合,发挥公寓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鲁东大学成立了学生社区管理指导委员会和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对社区工作进行宏观的规划、管理、指导和监督、评估、反馈;在学生公寓成立了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包括公寓管理员办公室、辅导员社区工作室、党团活动室、学生自律委员会办公室等,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2015年,遴选5个学院作为试点单位,以“阵地前移,服务下沉”为导向,以学生所在公寓为单位设立社区(人数较少的学院联合设立学生社区),在学生公寓内设立辅导员社区工作室,负责本社区(学院)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启动“社区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片长(学校)、楼长(学院)、层长(年级或班级)、寝室长(宿舍)四级管理体制,取得了明显效果。

2017年初,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把“社区制”学生教育管理列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推进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学生社区利用黑板报、墙报、壁画、党团活动室等载体,开展文化宣传,积极推进公寓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的中国梦”、“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星级文明宿舍评选”、宿舍文化创意大赛、公寓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弘扬先进文化;以学院为依托,积极打造“一楼一品”的公寓文化,创建富有学院、专业特色的公寓文化活动品牌,充分挖掘并发挥学生公寓作为“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完善辅导员进公寓机制

为更好落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学校根据前期试点阶段的经验,选派辅导员进驻公寓,建立了辅导员常住(轮住)公寓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学校加强条件建设,在学生公寓内腾出部分宿舍(每楼办公、休息室各1间),先后投入30多万元,购置了办公设备,选派56名辅导员(每社区2人)全面入驻学生公寓。在“社区制”教育管理模式下,实行辅导员一岗双责制。辅导员上午在学院办公,下午在社区办公,每周不少于3晚住在公寓(2017年、2018年新进辅导员要求必须入住学生公寓),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同时,鼓励班主任老师经常进公寓,辅助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加强校院两级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的积极性,参与到公寓管理、服务的具体事务当中。

鲁东大学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了以学院(辅导员)为责任主体、以学生公寓为主阵地、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和学生自律委员会参与、学生工作处统筹协调的社区化教育管理模式。辅导员住进公寓后,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便于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生活、学生上的问题。

建立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鲁东大学在全面推行“社区制”管理的基础上,由党委组织部和学生工作处统筹推进,以驻楼辅导员、学生党员为骨干,建立了32个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成立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是学校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思政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二级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工作要求、主动适应学分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鲁东大学制定了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条例,规范了工作流程,选聘驻楼辅导员(一般为学生党支部书记)任站长、优秀学生党员任副站长,设立固定场所,悬挂醒目标识,明确职责任务,学生党员分片联系宿舍、结对帮扶特殊群体学生,按照“一个工作站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目标,着力增强社区“粘性”和党组织建设,学生党员能够更好地、更直接地在学生中间,以学生便于理解、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组织活动,宣传党的知识,宣传十九大精神,让党建和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效解决了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此外,学生公寓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利用官方微博、微信、“校园集结号”APP、易班等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推送时事热点、校园新闻、主题教育、活动咨询、学习交流等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把握思想教育阵地的主动权。

经过近5年的探索与实践,鲁东大学建立了学校、学院、社区、寝室四级管理体系,配齐建强了楼管员、驻楼辅导员、学生党员三支工作队伍,形成了“一社区一品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网格化工作格局,问题“发现难”“反映难”“解决难”等顽疾有效解决,师生关系、管住关系更加和谐。学生社区日益成为情感教育、管理教育、德育教育的新型“共同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