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济南市槐荫区探索“优质园+”集团化办园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19-12-25 11:05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公办园和普惠园数量连年攀升,在组建六大“公办+民办”发展共同体的基础上,依托区实验幼儿园、第二实验幼儿园、第三实验幼儿园以及区青少年宫第二幼儿园等四个“老牌”优质幼儿园,成立了四大幼教集团,积极开展“优质园+”集团化办园新模式,让更多幼儿在家门口“上好园”。

集团化办园让新建园快速成长为优质园

多年来,槐荫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与此同时,槐荫区学前教育也实现了快速、优质的发展。2010年以来,槐荫区学前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为了解决孩子“入园难”的问题,槐荫区先后实施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9处,新增学位9270余个。随着新建园的不断建立,如何将“新建园”快速发展为成熟的“优质园”,让辖区幼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成为摆在槐荫学前教育人面前的问题。

为了切实办好新时代的学前教育,更好地实现“幼有所育”的教育目标,槐荫教育积极探索幼儿园发展新模式,成立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教集团、济南市槐荫区第二实验幼教集团、济南市槐荫区第三实验幼教集团、济南市槐荫区青少年宫第二幼教集团四大幼教集团。在每个幼教集团内,都会通过优质园带动新建园,将师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结合新建园实际情况予以输入和扶持,帮助新建园快速形成自己的风格,迈向优质园行列。

科学配备教师资源为新建园发展提供内动力

在四大幼教集团成立之前,槐荫区就已经进行了幼儿园“一园多址、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

以槐荫区实验幼教集团为例,为了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实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早期教育”的目标,自2004年开始,槐荫区实验幼儿园便逐步扩大办园规模,先后创建了纬九园、御景城园(已独立)和西城园,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分园的办园质量。比如,成立幼儿园园务委员会,全面负责幼儿园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建立幼儿园集团化发展的制度体系,统一各个园所的目标和要求。另外,幼儿园还实行标准化管理,通过量化考核等措施形成统一的评估体系。

2018年11月,槐荫区第三实验幼儿园也开始了集团化办园的初步探索,并在短期内赢得家长的认可。该园将骨干教师、成熟教师、新手教师按需分配到各个岗位,同时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养工作,促进教师整体和个体的专业成长,避免优质师资被‘稀释’。”将优质教师资源进行科学配备,不仅让新手教师得到迅速成长,也让槐荫三幼的整体办园水平得到提升。

同年11月,世纪广场园开园,标志着槐荫区青少年宫第二幼儿园步入了集团化办园的运行轨道。为了让新建园的师资水平、教育资源尽快与总园保持一致,世纪广场园建园初期,青少年宫二幼便从总园领导层中进行新园领导班子成员的选拔。在开展集团化办园的探索过程中,园所在进行领导轮岗、师资共享的同时,总园还制定了《新教师培训制度》及《管理干部及人才储备制度》,用以储备干部、培育新的教师资源。

挖掘资源优势实现园所共性、个性双发展

在探索集团化办园的过程中,槐荫区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复制’与‘粘贴’,而是在实施科学管理、提升办园品质的基础上,尊重集团内各园所的差异及多元化发展需求,注重挖掘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激发各分园自主发展的活力。各幼教集团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实现了各园所共性与个性的发展。

所谓“求同”,指的是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但管理方式和办园风格可以根据园区的优势、位置等客观因素“存异”。在带动新建园发展的过程中,总园还根据新园的实际发展情况,将成熟的办园模式、办园理念等进行有效输出并加以引导,让新园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办园模式和办园特色。在探索集团化办园的过程中,槐荫区第三实验幼教集团道德园(总园)打造成智慧型传统幼儿园;新世界园的家园共育项目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梦世界园则立足园所资源优势,发展成济南市唯一一家全国PBC课程试点幼儿园。

为了促进幼儿自主发展,为其终身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槐荫区实验幼教集团振兴园和纬九园根据园所特点,开设了一系列自主课程。自主游戏、自主取餐、自主选课……在振兴园和纬九园,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尊重,潜能也得到挖掘和激发。针对西城园空间比较大的特点,幼儿园把每间教室打造成不一样的功能室,让幼儿打破班级和年龄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