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扎下富根子,就要啃动书本子
发布日期: 2019-01-23 14:52 浏览次数:

 嘉宾简介


亓巧玉,1949年出生。1969—2003年任郓城县大潭乡汤垓小学教师,1992—1996年任郓城县大潭乡汤垓村农民夜校扫盲教师。1994年被评为菏泽地区“三八红旗手”,1995年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颁发的“巾帼扫盲奖”,1996年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华扫盲奖”特等奖。

一个人的命运,能够跟大时代同节拍,无论幸运与不幸都会被记忆。如果不是扫盲,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和记住亓巧玉这个名字。

亓巧玉,郓城县大潭乡汤垓村扫盲教师,曾荣获“中华扫盲奖”特等奖。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赞扬道:“你的事迹很感人。作为民办教师,条件很艰苦,在完成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又办起家庭扫盲班。感谢你的无私奉献精神,感谢山东省教委提供了这样的典型。希望全国扫盲教师都能像亓巧玉一样,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搬掉我国文盲这座大山。”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自1969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亓巧玉就把热血和青春奉献给了家乡的这片热土。从1992年冬天起,她又坚定地挑起扫盲教师的重担,柔弱的肩膀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不畏艰辛,点燃滩区希望之光

亓巧玉的家乡位于黄河滩区的郓城县大潭乡汤垓村。黄河滩区,是黄河拥抱大海之前,留给中华大地的一个难题。“堤西发大水,面少和得稀。”这是山东花鼓戏的一句唱词,说的正是黄河滩区的苦难。

“汛期一到水淹滩,大风吹过沙漫天。”从前,这里的孩子不上学被看作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于是,这里便成了全县文盲比较集中的地方。仅汤垓村这个1500多口人的村庄,就有青壮年文盲100多人,这些没有文化的农民,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

回忆起这些往事,亓巧玉至今记忆犹新:“在田间地头,在赶集的路上,他们经常向我诉说没有文化的难处,强烈要求学习文化。所有这些,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多么想帮助这些兄弟姊妹学习文化啊!但是,我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家庭的重担使我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

亓巧玉的大儿子一岁半就患了婴儿瘫,二儿子六岁时患了脑瘤,经多方治疗无效夭折,女儿又在十八岁那年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她的丈夫也患有严重的肝炎。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亓巧玉一个人的肩上。

亓巧玉因不堪家庭重负而犹豫不决的时候,正是菏泽扫盲掀起热潮的时候。自1988年2月国务院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以来,菏泽地区一直把扫盲工作当作全民教育的重点来抓。为切实搞好扫盲工作,菏泽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摸清农民文化情况,建立文盲档案;以点带面,推行扫盲承包责任制,并逐步搞好脱盲验收工作;定任务、定学员、定时间,拉开了时不我待的架势。

亓巧玉家乡所在的郓城县,更是把落实扫盲工作放在了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为深入宣传扫盲工作的重要性、广泛发动大家参与扫盲运动,郓城县要求每年开好县、乡、村三级动员大会。县动员大会再开成有线广播大会,38个乡(镇)设38个分会场,县委、县政府领导做动员报告,各乡(镇)党委及政府主要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行政村三大员、全体中小学教师参加,近万人收听。县动员大会一结束,各乡(镇)立即召开由收听人参加的动员大会,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根据县动员大会前召开的预备会议的要求,做动员报告,布置本乡(镇)的扫盲工作。之后,各行政村再召开村民动员大会。

郓城县政府、各乡(镇)政府、行政村,以及县教委、乡教委、小学层层签订了《扫除文盲目标责任书》,并实行县领导包乡(镇)、乡(镇)负责人包管区、管区负责人包村、村干部包学员,县教委干部包乡(镇)、乡(镇)教委包片、小学校长包班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县教委要求以农村小学为依托,以小学教师为主体,以农村青壮年文盲为主要对象,以冬春两季为重点工作时间,建立了“日校办夜校,一师任两教,一长管两校”的办学体制。

1992年冬天,大潭乡教委找到亓巧玉,想让工作优秀的她担任本村的扫盲教师。亓巧玉说:“想到兄弟姊妹们学习文化的迫切需求,想到领导们对我的信任,我没有理由再犹豫不决。”就这样,亓巧玉坚定地挑起了扫盲的重担,为渴求知识的乡亲们点亮了希望之光。

辛勤耕耘,助学员文盲变“状元”

“走南闯北不识字真是寸步难行,多亏您教俺学文化,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您的大恩……”

这封信,出自两名原来大字不识的农民汤秀坤、汤玉梅之手,而收信人,就是亓巧玉。汤秀坤、汤玉梅在亓巧玉的帮助下脱盲后,去大连海菜厂打工,得以走出黄河畔老家的一亩三分地,来到大海之滨开阔眼界,这在过去是不可能想象的。

面对这封信,亓巧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很多学员,因为有了文化而走上了致富路,想起这些,我心里总是乐滋滋的。”

教书育人,善莫大焉,何况是消除蒙昧、开启窗户的扫盲呢!但是,做这样一件难事有多难,却是亓巧玉当初始料未及的。

为确保扫盲工作的正常开展,按县里要求,学校提供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汤垓村的小学位于村子的东南角,那几年雨水偏多,学校地势低洼,学员到学校学习必须绕道而行,离学校较远的学员每晚要走三里多路。特别是参加扫盲学习的又多是妇女,非常不方便。为了方便学员,家就在村子中间的亓巧玉决定把扫盲班办在家中。

亓巧玉的丈夫知道后坚决反对。那几年,她丈夫肝炎正严重,为了让他好好养病,家里东拼西凑负着债才盖起了四间房子。一说要腾出房子办夜校,他一时不太接受。“那个时候,我教着小学,还要做家务、干农活、照顾孩子,他也不太舍得让我再教扫盲班。”亓巧玉微笑着说。但是她主意已定,就耐心地做丈夫的思想工作,给他诉说文盲学习文化的迫切要求,讲扫盲工作的重要意义。“他知道我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做好的倔脾气。”最后,丈夫终于被她感动、说服了,同意把家里仅有的四间瓦房挤出中间的两间做教室。

扫盲班办在了家里,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没有桌凳,亓巧玉就把家中的条几腾出来当教桌,还把准备打家具的一根大榆树解成木板,又买了三百块砖,架起了简易的课桌。此外,家里的大椅子、小板凳和饭桌都派上了用场。由于经济困难,家里多年没有用上电,这次亓巧玉又用仅有的60元钱购置了材料,安了电灯。就这样,亓巧玉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大潭乡第一个农民文化夜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郓城县大潭乡汤垓村农民夜校师生合影

为了不辜负广大学员的期望,让学员尽快脱盲脱贫,亓巧玉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编班分组,有时统一授课,有时分散教学,有时个别辅导,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她还根据学员的需求,向他们传授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常用的实用技术。为了活跃学习气氛,增加夜校的吸引力,亓巧玉还经常教唱一些革命歌曲和流行歌曲。“我班的学员比较多,他们的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渴求学习文化、学习知识。”亓巧玉说,办班之初,他们就找人把写有“成年人得到了学习机会真是一件大喜事”的标语贴在了墙上。

从夜校开办那天起,亓巧玉白天在小学上课,晚上再教扫盲班,等夜校的学员都回家以后,她才开始批改白天的作业,准备第二天的课。除此以外,她还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和儿女,熬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儿。回忆起当年夜校学员上学的事儿,亓巧玉感慨万千:“想当年他们的学习精神真是很感人。

那时我们村还是土路,遇到下雨天路上很难走,学员们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总是按时来夜校学习。虽然我白天上了一天课,晚上再累,嗓子再疼,我还是面带笑容和他们一起愉快地唱歌、学习。”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汤垓村农民夜校开办四年间,参加学习的学员共103人,其中99人掌握了1500个汉字。脱盲的学员们,不仅能读书、看报、写信,有的还学会了查字典,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许多原来的文盲脱盲、脱贫变成了“种田能手”“致富状元”。

当时汤垓村里有个叫汤继奎的学员,见班里都是女学员,刚开始不好意思进去,总是躲在窗户外面偷偷学。亓巧玉发现后就抽时间去他家里教,后来他终于打消顾虑进了教室和大家一起学习。汤继奎是村里最早走出家门的人,自从有了文化,他出去挣了不少钱,家里还种着苹果树,盖了楼房有了存款,现在还不断组织村里的人去外地挣钱。

更让亓巧玉感到骄傲的是扫盲班里的汤凤花。由于父母没有文化,当年汤凤花只能按父母的要求帮着看小妹妹,没有机会上学。她常常抱着妹妹在学校门口听别人念书,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一听说村里要办夜校,汤凤花急忙跑到亓巧玉家里报名。每天晚上学的字,汤凤花回到家里还会再念再写。当时她拼音学得好,很快学会了查字典。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汤凤花年龄不大就进了厂子,据说现在当上了会计,也在县城安了家,每次回来都开着小汽车。

在郓城,那些年这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肖皮口乡的张福景靠在夜校学到的养殖技术办起了养鸡场;郭庄乡的葛素梅、黄爱花脱盲后靠科技种植成了万元户;大潭乡学员刘云贵赴青岛学习粘花技术,与别人合资办起了粘花厂,产品远销美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上下同心,星星之火终可燎原

1996年,在春意盎然的江南古城温州,来自黄河之滨的扫盲教师亓巧玉感受到的暖意肯定比别人多几倍。在此召开的全国扫盲工作会议,她作为全国唯一的扫盲教师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同一年,她还获得了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华扫盲奖”特等奖荣誉证书。

正是这一年,菏泽地区九个县(市)扫盲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扫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任扫盲教师几年来,亓巧玉多次被评为乡、县、地区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被评为菏泽地区“三八红旗手”,1995年被评为菏泽地区模范教师,同年还获得了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巾帼扫盲奖”,1996年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华扫盲奖”特等奖。说起这些荣誉,亓巧玉拢了拢花白的头发,面带羞涩地说:“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在扫盲工作中,我每前进一步,都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每取得一点成绩,都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作为一名民办教师,我只是做了应做的工作。”


亓巧玉同志荣获第三届“巾帼扫盲奖”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亓巧玉同志荣获 一九九六年度“中华扫盲奖”特等奖荣誉证书

亓巧玉同志的背后有着无数的“亓巧玉”在默默无言地辛勤付出,在日复一日地扎实工作。他们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跬步至千里,在一棒一棒的接力中为着一个共同的事业而奋斗。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以来,菏泽地区扫盲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普遍重视扫盲工作,将扫盲工作列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为推动扫盲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师资落实——在全区挑选5000名优秀小学、幼儿教师充当扫盲教师,推行“日校办夜校,一师任两教,一长管两校”的办学形式;教材落实——要求学员课本人手一册,作业人手一本,几年间翻印教材《安子介现代千字文》,编印教材《扫盲三字经》,加上省编教材共10万多册;灵活多样办学——坚持多形式办学,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以技术带文化,以文化促技术,学文化和学技术相结合;场所落实——各乡镇将中小学校、乡村农技校、行政村党员活动室等作为扫盲学习的场所,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落实扫盲经费——尽管全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十分困难,各级财政还是尽最大努力增加扫盲拨款,同时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扫盲教师的不懈努力下,群众脱盲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郓城为例:杨庄集镇的扫盲班星期天不停;三屯乡夏楼村的扫盲班“农闲多学,农忙少学,长年不断线”;郭庄乡梁西村的学员董雪真正月十六结婚,正月十九就进了扫盲班,被大家戏称“不守洞房进学堂”;徐垓乡的陈景丰、大人乡的魏秀春、伟庄乡的王效军等一些残疾人,或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到夜校学文化……经过几年的夜校学习,脱盲的学员大都成功脱贫致富。

星星之火也可燎原。据资料显示,郓城县1993年全县举办扫盲班527个、提高班94个,参加学习的达1.7万人;1994年全县举办扫盲班642个、提高班117个,参加学习的达2.3万人;1995年全县举办扫盲班192个、巩固提高班314个、技术班406个,参加学习的达3.05万人。1995年5月,郓城县政府对全县38个乡镇的扫盲工作进行验收,全县青壮年文盲已由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3.7万人下降到0.75万人,非盲率由1990年的90%提高到98%,脱盲人员的巩固率在95%以上,并已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菏泽地区青壮年非盲率为78%。经过数年轰轰烈烈的扫盲攻坚战,到1995年底,菏泽共扫除青壮年文盲、半文盲666978人,全区青壮年非盲率达到97.8%。1996年6月,菏泽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认为基本扫除文盲地区。至此,全省1949年10月后出生的15周岁以上青壮年人口非盲率,在城镇、企事业单位达98%,在农村达95%以上;脱盲人员巩固率达97%以上;全省所有县(市、区)基本实现了普及初等或初级中等教育,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渠道。1996年12月,国家教委组织扫盲检查组,通过抽查验收,认定我省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我省成为全国首批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省份之一,并被国家教委、财政部授予“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先进省”称号。郓城县被授予“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先进县”称号。


亓巧玉向朱开轩等领导同志汇报扫盲工作

回忆四年来的扫盲工作,亓巧玉说:“要说我体会最深刻的,那就是农民没有文化是发家致富的最大障碍,啃得动书本子,才能扎得下富根子。”是啊,多么朴素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所有渴求知识的农民的心声。

进入新时代,教育资源更加均衡丰富,人们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更好的维护,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要和运用已经进入崭新的境界。如今的一日千里,不正是当初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吗?!

亓巧玉,扫盲历史大潮中的一朵雪浪花,折射着那一段辉煌的民族进步的激情岁月。扫盲,这张历史照片终究会泛黄,但是它的光芒绝不会被隐藏;亓巧玉这个名字虽然没有多么响亮,但是她的事迹定会被许多人传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