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草和鲜花享有同样的阳光
发布日期: 2019-01-22 10:31 浏览次数:

 嘉宾简介


张文南,1950年出生。曾任寿光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兼任寿光一中党委书记。曾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3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记三等功。

 追溯

2002年3月,《人民教育》和《山东教育》联合以本刊特别报道形式重磅推出了《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的长篇通讯,并配发了本刊评论员文章《寿光的发展观》。随后,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对此作了重要批示:“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希望有更多的地区能像寿光市这样坚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希望《人民教育》和其他教育报刊能报道更多的促进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3月10日,《人民教育》编辑部和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4月2日至3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专题义务教育研讨会,专门听取了寿光市教育局有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汇报;5月30日至31日,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论坛也把均衡发展作为本次论坛主题,寿光市教育局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经验介绍;5月15日,《山东教育》第14期刊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功实践———关于寿光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重点报道;6月18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报道了关于寿光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报告,并配发编者按给予充分肯定。10月25日,《半月谈》杂志刊发了《让阳光洒向每一株幼苗———山东省寿光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纪实》。各地教育考察团纷至沓来,寿光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寿光,率先在全国推出教育均衡发展典型经验做法。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发展观的最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素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小草和鲜花都享有同样的阳光……

寿光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一石激起千层浪,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犹如火炬照亮了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之路。时任寿光市教育局局长张文南,正是带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创造这一经验的开拓者、实践者。

记者满怀着敬意和感动,近期采访了退休在家、年已68岁的寿光市教育局原局长张文南,一起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谈起了今天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征程。抚今追昔,感慨系之。

历程

回忆起当年的工作经历,谈起寿光率先在全国提出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张文南记忆犹新,娓娓而谈。


记者采访张文南

记者:如今,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成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作为均衡教育理念的开拓者,您能否具体谈一下,当时基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这个惠及寿光、影响全国的前瞻性理念?

张文南:我是1997年1月从寿光市政府秘书长调任市教育局局长的,之前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经历,锤炼了我的心胸和格局。初到教育岗位,我知道自己是一个“门外汉”,但作为教育局长,我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我对教育的认识和理念将会决定寿光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我当时对自己有一个定位:站在全国看寿光,站在全局看教育。站在全国看寿光,可以让我更清楚地思考在全国教育的大背景下,寿光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站在全局看教育,可以让我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去思考,人民群众需要怎样的教育,国家需要我们教育者培养怎样的人才。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我首先研究国家层面的教育大政方针,去北京、上海等地考察最前沿的教育发展情况;同时,深入基层学校调研,跟老教育工作者交流,了解寿光教育的过去和现状。

今天,提及当年的教育均衡发展理念,我觉得应该从“素质教育”这一背景谈起。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997年10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在中小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由此,掀起了素质教育实践的区域性高潮,全国首批建立了十个素质教育实验区,一些省市也建立了省级素质教育实验区。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拉开了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转向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的序幕。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由此,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我调任寿光市教育局局长的时候,正值国家层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当时“素质教育”是个新名词,很多人还不认可。但作为一个刚刚涉足教育的人,“素质教育”的提法却一下子就打动了我。以前我曾干过八年的人民来信来访工作,这使我遇事习惯于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考虑。对于教育的发展,我认为也应该是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当时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切合了学生的成长需求,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则切合了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之前的应试教育,教师因为过于注重升学率而把主要精力用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导致有些边缘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2000年前后,中小学在校生已多数为独生子女。对于一个班级、学校或者整个教育来说,一个孩子可能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全部的未来和希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下决心要大力抓好素质教育,让城乡的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从而做到身心健康成长。

早在1992年,寿光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视察寿光教育工作后就称赞说,“寿光的基础教育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头”。可以说,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寿光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要让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认可素质教育,让他们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去实现自我的发展,助推学生的成长。基于要让每一个城乡学生都享有共同的教育资源这一认识,我想到了一个词“教育均衡”,如果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素质教育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记者:让所有的孩子都受益,让所有的群众都满意,这是您从事教育工作后对全体寿光人民的庄严承诺。寿光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在《人民教育》推广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确定了“教育均衡”这一理念后,围绕教育均衡发展,您重点推进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张文南:我认为教育均衡不外乎三个方面:校舍和内部设施配备的均衡、师资的均衡、享有的教育资源的均衡。校舍的均衡主要是优化布局、上档升级,师资的均衡主要是以强带弱、培养培训,教育资源的均衡主要通过信息化共享来实现。这也是当时我主要推动的三项工作。

记者: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其本质就是缩小城乡差距。而对于当时来说,城乡学校在校舍和硬件设施配备方面,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您当时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的?

张文南:我上任时,寿光的蔬菜在全国已经小有名气,伴随着寿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市委、市政府还是人民群众,对教育都非常支持。说起缩小城乡差距的做法,我觉得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扩展、撤并、改制和“一大两高”。当时针对初中生源高峰校舍不足的状况,我们对初中学校实行“扩展”。先后投资2300万元建设了圣城中学,将实验中学办成了完全初中,重点建设乡镇中心初中,3年的时间就扩建校舍46.3万平方米。针对小学布局分散的情况,我们对小学进行“撤并”,全市的小学数由1996年的604处压缩到2001年的295处。同时,我们抓住了当时小学生源减少的时机,在全省农村率先推广了小班化教学。对幼儿园实行“改制”。在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办园体制改革,鼓励社会、集体、个人兴建幼儿园,扩大幼儿园规模,提高办园质量。1999年底,寿光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教育结构作出重大调整,作出了重点建设“一大两高”的战略性决策。以原山东经济职业技术进修学院为依托,“六校合一”申办高等院校,也就是现在潍坊科技学院的前身———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同时又结合全市的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将原寿光师范、进修学校与寿光一中合并,并投资2亿元新建成寿光现代中学。当时仅这两所学校招生就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总数的80%以上。2001年,我市的高中阶段学生入学率就达到了86.7%,可以说基本实现了普及高中教育。正是这四个“关键词”的带动,让我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迅速扩张,城乡差距迅速缩小,构建起了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记者:2012年,寿光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单位”;2017年,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创客教育示范区”。寿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您当时前瞻性地提出“教育现代化”是分不开的,您能否就此聊一聊当时的情况?


当时的寿光教育信息化

张文南: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给教育带来的质变更是立竿见影。2001年4月,我们教育局与寿光市电信局共同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全国一流的宽带教育城域网———寿光现代教育网,并正式在国际互联网上注册,这在当时是全国第一家。该网覆盖全市大中小学校,用千兆光纤到乡镇,百兆光纤到学校,终端到教室、办公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和教工宿舍。现在,我市所有乡镇教委、初中、城区学校、市属学校和乡镇中心小学已接入教育城域网,全市85%以上农村小学全部联网,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每个学生面前。为了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2000年暑假我们组织了“万名教师学电脑”活动,2001年全市90%以上的教师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7000多名教师获得了计算机等级考核证书,网上学习成为寿光广大教师的习惯和自觉。2002年,我们还承办了由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教育城域网建设与应用现场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当时建设教育城域网的做法被教育部的专家称之为“寿光模式”,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记者:教育均衡,硬件设施配备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师资均衡。据我了解,寿光的教师培训起步较早,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一直在全省领先。为了促进教师成长,您当时采取了哪些创新性做法?

张文南:的确,硬件设施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师资均衡才是关键。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一流教师队伍,是我们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1997年,国家开始大张旗鼓地推行素质教育,但在当时的教师队伍当中,却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认为“不合实际”、难以实现,这归根结底是教育理念的问题。在我看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互为反义词,而是在应试教育上的补充与升级。基于这种想法,从1997年开始,我们一年一个工作重点,系列化地开展了行业作风整顿、“教育民心工程”“做师表、讲师德、正行风、树形象”、教师队伍建设年等活动,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教师教学管理事故认定与处罚办法》等文件,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的“两个办法”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的肯定,在全省推广。我们还实施了“富脑工程”,组织教师加强政治学习,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并组织了大规模的“送功下乡、送课下乡”活动,仅1998年,各学科带头人到乡镇上示范课1100余节,“送功”33场,观看教师达1万多人次,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每年派出近3000名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邀请教育专家来我市讲学,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进取、敬业奉献的理想和信念。一系列措施让全市教师认识到了学习成长才是硬道理,当时我提出的“少一些严厉苛刻,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师道尊严,多一些民主平等;少一些生硬灌输,多一些心灵对话;少一些标准和模式,多一些个性和创造”的“四多四少”教育理念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


陪同省教育厅领导到寿光现代中学调研

记者:教师队伍理念的转变离不开校长队伍的有效带动,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路人,校长在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您在打造校长队伍方面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张文南:有人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以及学校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为更新校长的教育观念,我们要求全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在学习上,要孜孜不倦当表率;在教科研上,要勇于创新,当领头雁;在教学上,要深钻细研,当行家里手”,实现每年“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精选10篇有价值的文章、提1~3条合理化建议、搜集100条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写一篇有分量的调研文章”的“五个一”目标,让校长们养成讲学习、重调研的好习惯、好作风。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年邀请十多位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来我市讲学,派出上百名校长到外地考察,不断为校长“加油”“充电”。时任洛城初中校长寇祥明,刻苦钻研现代教育技术到了废寝忘食、食不甘味的痴迷境界,他制作的课件《卖炭翁》获全国一等奖,当时在全省绝无仅有。


当时的寿光市教育成就展

记者:从您当时提出教育均衡发展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均衡的概念也从“基本均衡”到了“优质均衡”,教育均衡的指标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您认为推动教育均衡始终不变的是什么?

张文南:如果说教育均衡发展有核心的话,我觉得应该尽最大努力保证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弱势群体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健康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如果我们连这个底线都无法保证,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当时我们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群体,我们从关注学生心灵、关心孩子成长出发,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切实加强对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和厌学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了学生的巩固率。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我们采取精准帮扶,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今天,这依然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多年来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必须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没有止境,它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向前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当然更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孜孜以求、久久为功。

前行

大河奔流,波澜壮阔。现在的寿光,已经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首批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这些荣誉无一不是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引领下结出的累累硕果。

在寿光,“以同一标准建设城乡所有学校”。全市34处初中,全部建在乡镇驻地或城区,全部办成了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全市88处小学全部办成了市级以上规范化小学,其中12处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寿光城乡每所学校都按照部颁一类标准配备了教育教学设施,是山东省教育条件装备先进市、山东省教育教学实验普及市。

在寿光,“均衡发展向幼儿教育、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99%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100%;省、市级示范园创建比例达70%,居潍坊各县市区首位;15处镇(街区)全部被确定为潍坊市学前教育先进镇街。高中教育日渐完善,初中毕业生入学率达到了90.1%,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中教育的需求。

在寿光,“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寿光共获得36枚金牌,全省领先。潍坊科技学院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学校、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高校,被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11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以上品牌专业。

在寿光,“学校的大门向每一个适龄儿童敞开”。作为“中国蔬菜之乡”,伴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外地来寿光打工和本地进城经商的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寿光教育局明确规定:城区所有公立中小学全部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外来务工子女在奖励、评优、加入少先队、共青团以及入党、参加重要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与寿光孩子享受同等待遇……

面对过去的辉煌成绩,张文南谦和地说:“我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不过赶上了一个教育的好时代,尽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由衷相信,在这些老教育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下,寿光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发源地,必将在优质均衡发展、率先在全国县域内实现教育现代化上创造新业绩、开辟新天地,为教育改革发展书写浓墨重彩的壮丽新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