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发布日期: 2019-01-21 13:54 浏览次数:

嘉宾简介


卢立海,1958年出生。曾任临沂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鲁南技师学院院长。临沂大学客坐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荣获“临沂市优秀共产党员”“临沂市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金秋十月的沂蒙,瓜果飘香。在这丰收的季节,我们赴临沂市采访了临沂市教育局原局长卢立海。谈到教育发展,特别是谈到中小学校舍改造,这位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工作24年的老教育顿时就来了精神,对教育、对校改,乃至对县乡村的学校建设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谈到动情处,有时眉飞色舞,有时又泪光闪烁。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为40年来沂蒙教育的巨变特别是校舍改造的历史性成就所震撼,为沂蒙人在这一历史性工程中展现出来的坚韧和顽强所折服,为沂蒙教育人对教育的无限深情,特别是他们作为校舍改造这一历史性工程的参与者、见证者所表现出来的自豪感而深深感动。

让教育摆脱贫困是沂蒙人多年的夙愿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国家界定的沂蒙山区的18个县区,临沂市就占了12个。像其他事物一样,临沂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古代的临沂作为东夷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如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等都是出生在临沂。另一方面,古代的临沂又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在现代,一方面,临沂作为老解放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诞生地,教育起步比较早,“识字班”就发祥于临沂。解放初期,毛泽东主席就为莒南县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学习文化的经验作出重要批示。另一方面,临沂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基础设施落后,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山区,春节贴错对联的事一点儿也不稀奇,“豆选”(选谁就在谁身后的碗里放一粒豆子)现象非常普遍。

卢立海还给我们讲了上世纪70年代末发生在平邑县山区的一件事情:麦收时节,村子里唯一一台柴油打麦机轮流为村里人打麦子,一户人家打完了,等待已久的另一家人急着要把机器抬到自家麦场,但这时开机器的人有事不在,急着抬机器的人为了让机器停下来,一边用扁担砸机器,一边喊:停下来!停下来!最后,机器停下来了,但也被砸坏了。这个近乎荒唐的故事,确实也折射出缺知识、少文化的苦涩与尴尬。

改革开放使临沂人挣脱土地的束缚走出大山,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地商人抢滩临沂,在临沂的批发市场经商发财,直至几十年后,这里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全国第二大批发市场。临沂人在家门口就切实感受到了缺知识、少人才、没文化的痛。切肤之痛使临沂人发出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这振聋发聩的呐喊。

改革开放为校舍改造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建设对知识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使人自然而然地把希望寄托于教育,读书识字、摆脱贫困的渴望也使人们不由自主地聚焦教育。但这时的教育状况却使人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黑屋子,土台子,里边坐着一群泥孩子,是大部分农村学校的真实写照!上课一片人头、下课一片石头在农村学校司空见惯,学校处数多、布局分散、办学条件差是普遍现象。”谈起当时的情形,卢立海仍是感慨连连。

改革开放初期,临沂地区有小学1万多处,初中900多处,高中500多处,几乎村村有小学,片片有初中,乡乡有高中。学校的数量很大,但办学条件极差,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校舍破旧,设施设备几乎为零,教师学历低,农村中小学中民办教师占了接近一半。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与教育的落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面对这种情况,临沂地委、行署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向全地区发出了校舍改造的动员令。一场声势浩大的校舍改造的人民战争就此打响。

新时期的“孟良崮战役”

沂蒙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战争年代,沂蒙人毁家纾难、戮力支前,为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红嫂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沂蒙儿女寒冬中肩扛门板跳入水中搭起火线桥;孟良崮战役,沂蒙人扒下房草喂军马,卸下门板作担架。“最后一把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的壮举到今天仍令人荡气回肠。只要党委政府发出号召,只要沂蒙能脱贫致富,只要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沂蒙人就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校舍改造的人民战争。

党委政府运筹帷幄、统筹协调。校舍改造开始后,从地委、行署到县区乡镇党委政府就把学校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当作大事来抓。几个县区提出了最初的“三个优先”,即教育资金优先拨,教育事情优先办,教育工程优先建。各级千方百计,层层发动,挖掘各方面的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沂水县王庄乡是《大众日报》诞生地,王庄乡校改动员会就是在小学四面漏风的教室里召开的,与会人员就坐在小学生平时上课坐的石头上。会没开完,好几个村干部就坐不住了,急着回村商议建学校的事情。但当时的临沂几乎就是贫困的代名词,沂蒙山区被作家称为“挂满勋章的乞丐”,财政收入在全省倒数,财力捉襟见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沂的各级党委政府展现了极大的勇气和历史担当,集中了能够调动的仅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从1986年到1990年,投资5亿多元,完成了农村校舍改造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历史性工程。1990年到1993年,又投资3个多亿,完成了城镇校改。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看到临沂校改的巨大成就,挥笔写下了“人民办教育,教育为人民”的题词。


沂水县开慧实验小学校舍改造前


沂水县开慧实验小学校舍改造后

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算数不算数,群众看干部”。但临沂的干部历来就是“说了算,定了干,干部干给群众看”!校舍改造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引导和带领群众投身于校改工程。在1994年开始的第二轮校改和“普九”工作中,时任市长李玉妹每月都要调度教育工作,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驻城学校布局进行了重要调整,实验中学、三十九中的几座教学楼也成为李市长每月调度的“市长工程”;当年的临沂地区教育局局长王秉腾为校改跑遍了临沂地区13个县的每一个乡镇,接任的市教委主任孙家振大部分时间都在县区乡镇的校改工地上,对每个县区的校改工程了然于胸,如数家珍。为建学校,蒙阴县六大班子每人捐款500元,乡镇书记和镇长捐款400元以上,而当时人均月工资只有几十元。郯城县从县直部门抽调科级干部工作组,每个乡镇派驻一个,自带铺盖,在乡镇整整苦干一年,直到验收合格。平邑县教委原副主任宋学文,分管校改和“普九”,他走乡镇,串村队,足迹遍及每一处学校和每一个建校工地。验收前夕,他的肝癌已到了晚期。夜以继日的工作,使他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验收结束不到一个月他就与世长辞了。时任郯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全利整天奋战在校改工地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被人们称为“教育主任”。河东区相公镇一位小学校长,一家5口人住在破草房里,辛辛苦苦攒了6000元准备盖房子时,听到要改造学校但资金紧张,他硬是说服家人,将钱送到了校改办公室,而他一家人在其后的几年里,一直住在低矮潮湿的旧草房里……

后来任临沂市委书记的李群曾经说过:“在临沂当干部,在沂蒙革命老区当干部,奉献,就是天职!”

人民群众倾其所有、义无反顾。蒙山沂水培育了沂蒙人民的朴实无华,滋润了沂蒙人民的淳朴厚道。每到重要的历史节点,淳朴厚道的沂蒙人民总能谱写出感天动地泣鬼神的惊天传奇!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倾其所有支前参战,“用小米喂养了革命,用小车把胜利推过长江”(陈毅语);建设时期,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壮举被毛泽东主席总结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在2003年“非典”时期,临沂人献血量占到小汤山献血量的一半。

“我为什么和你们说这些?”卢立海说,“因为每当我向来参观考察的人介绍沂蒙人民在校改工程中的牺牲和奉献时,很多人会不理解。知道了这些,你才能理解沂蒙人民在校舍改造中为什么会有如此感人的牺牲和奉献。”

校舍改造最需要的是钱,但临沂当时最缺的就是钱!当时,市县财政都号称是“吃饭财政”,实际上,饭也吃不好,因为很多县区乡镇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国家当时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人民教育人民办”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内涵。沂蒙人民一旦理解了人民教育要人民来办,教育办好了,人民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沂蒙腾飞就有了翅膀,国家就能繁荣富强,沂蒙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极大地迸发出来,其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就会续写新的传奇。

当集资办学、捐资助学的号令发出之后,沂蒙人闻风而动,义无反顾地倾其所有,发起了又一场“孟良崮战役”!全国人大代表、罗庄区沈泉庄党支部书记王廷江,把自己价值600多万元的工厂捐给村集体,又捐款1万元用于建校,带领乡亲们建起了当地最好的小学和幼儿园;兰山区南坊镇明坡村一位刘姓砖厂厂长,除当场捐款1万元,还声明建校用砖由他无偿提供。苍山县二庙乡湖卜村一位叫李维成的农民,妻子患病住院花去上万元,还欠下了很多债。听说要建学校,他连忙跑了50多里路,到亲戚家借了150元,当他满头大汗来到村委,了解情况的村干部说什么也不收他的钱,李维成急了:“我家的困难是暂时的,谁家没有孩子?谁家孩子不上学?说什么这钱也要捐!”平邑县铜石镇一冯姓农民丧事从简,把养叔临终时留给他的1023元全部捐给本村小学;白沙埠镇新何村5位农民在一次塌方事故中不幸遇难,镇里决定不再让他们家里捐款,但5位村民的家人却把捐款直接送到了镇委;沂南县司马店子村一位82岁黄姓老人,天天到村建校工地搬砖、扎秫秸把,大家不让他干,他说:“建学校是为子孙后代办的好事,大家都出钱出力,我拿不出钱就干点活吧,要不,俺心里也不踏实。”罗庄区岑石乡涧头村五保老人侯张氏,卖鸡蛋攒了50元,几次想买布做件新衣服都没舍得,当看到村里人捐款捐物建学校时,她毫不犹豫地从箱子里拿出这50元,双手交给村干部;苍山县店子村一位五保老人听说集资办学,拿出家里仅有的几十元钱,还端着一瓢没来得及换钱的鸡蛋,颤颤巍巍地来到村委,见村干部怎么也不要,老人家急了:“难道我不是村里人?办学是集体的事,集体的事就有我的一份!”……


莒南县大店镇五龙山小学校舍改造前

 

莒南县大店镇五龙山小学教学楼改造后

说到这些鲜活生动的事例,卢立海几次停住,神情凝重,眼里闪着泪光。

是啊,1986年至1990年临沂地区投资5亿多元完成了农村小学校舍改造和乡镇中心初中建设;1990年至1993年又投资3亿多元,完成了城镇校改。在这期间,900多万沂蒙山人为校舍改造捐献了近3.5亿元。而这3.5亿元是在全市人均年收入300元,7个贫困县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2000多个行政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50元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自愿捐献出来的!听到这些,看到这些,想到这些,怎不为沂蒙人的不屈、坚韧、牺牲、奉献所震撼!

社会各界责无旁贷、鼎力相助。“群体”这个词是沂蒙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因为沂蒙精神就是沂蒙人民一种群体自觉的精神创造。说到底,沂蒙精神是一种人民精神,沂蒙山是一座由人民精神铸就的山。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校舍改造的历史性工程中,社会各界都像当年支援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一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打响了新时期的人民战争。规划、建设、财政、土地等有关部门,在自己的工作权限范围之内,为校改工程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帮助,有关收费能减的减,能免的免。各个县区都成立了校舍改造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各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就设在教育局,实行现场一条龙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各县区都实行层层包片蹲点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分片包乡镇,各部门组成工作组深入乡镇蹲点,而乡镇干部则直接蹲点到村到建校工地。兰山区枣沟头镇新一届班子上任后计划当年集中财力办好修路、架电、校改三件大事,因资金不足,最后决定集中力量完成校改;靠党的政策提前走上富裕道路的私营户、工商户,也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化作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踊跃为校改捐款捐物。苍山县磨山镇一位金姓回族青年,16岁起走村串户收购羊皮,经过15年的艰苦创业,事业正处于上升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大量投资,但他主动向村两委申请,由他自己投资45万元建设村里的学校。河东区建筑公司负责人在承包建校工程时竞相降价,纷纷表示,赚钱干,赔钱也要干,还要干出高质量。许多建筑公司为不影响工程进度,不影响教学秩序,昼夜加班,即使三夏、三秋季节也照常施工。正因为有了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临沂的校改工程进度快、质量好,成为一个个样板工程。

“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成为新沂蒙靓丽风景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教育需求不断提高,对教育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提供了可能。历经1986年到1990年的农村校改,1990年到1993年的城镇校改,1994年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1996年通过“两基”验收,1997年之后巩固“普九”成果、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新一轮危房改造工程,2009年以后先后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标准化工程、全面改薄工程、解决大班额问题等工程,累计投资249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581处校舍,建筑面积达1659.5万平方米。2011年以来,先后实施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资28.5亿元,改扩建幼儿园2336处。不断地改造,不断地扩建,不断地提升,使临沂各级各类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成为沂蒙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最好的房子是学校”,这是卢立海挂在嘴边、时时提及的一句话。是啊,经过几代人不懈地奋斗和顽强地拼搏,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沂蒙大地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孟良崮战役发生地蒙阴县垛庄镇,中心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在吟唱着沂蒙的未来,按照标准化建设的中心初中里,操场上欢乐嬉戏的孩子们有时会停下手中抖转的空竹,仰望着孟良崮山顶那高高的纪念碑,好像在努力读懂老师和家长经常念叨的过去;在沂南县马牧池乡,沂蒙母亲王换于办的战地幼儿园已经成为革命纪念馆,距此不远的中心小学里,孩子们在电子阅览室里张望着外边世界的精彩。孩子们记得,经常有一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来到学校,老师说,他们当中有罗荣桓、陈毅的儿子,有徐向前的女儿等,他们小时候就住在村子里,是在王换于奶奶的战地幼儿园长大的;在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府旧址还在那所老院子里,可大店镇中心初中可是新建的,漂亮的校舍,现代化的设备,比当年的省政府可是气派多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这学校是省教育厅的领导们直接帮着建起来的。在蒙山脚下,在沂河岸边,最好的房子肯定是学校!特别是临沂北城新区,几十处新建学校有序地分布在各个新建小区附近,随便站在哪一座高楼上,目光所及,肯定有2到3处学校。教学楼带“博士帽”的是小学,建有“智慧塔”的是初中,现代化的一中、四中分校更是成了地标性建筑。


费县上冶镇中心完小操场改造前


费县上冶镇中心完小操场改造后

沂蒙的再辉煌,教育功不可没

卢立海一直不能忘怀、经常向人述说的一件事情是,蒙山深处的一个村庄,新学校落成的那一天,全村人像过节一样,锣鼓声中,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郑重地把一副对联贴在了崭新的校门上,上联是:众乡亲洒汗水建设学校;下联是:盼秀才尽心血培育人才。“这是沂蒙人民对教育的期盼,更是对教育的鞭策!”面对沂蒙父老殷殷的期盼,面对父老乡亲一身汗水一身泥一砖一瓦建起的学校,教育工作者能不尽心尽力、尽其所能办好教育吗?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教书育人已成为沂蒙教育工作者铭记于心伴之以行的目标和使命。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振兴,为临沂的腾飞插上了金色的翅膀。这些年来,沂蒙人民创造了全国最大物流城、全国最大国际文化城、全国最大的板材基地、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滨河公园,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十佳生态宜居典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世界滑水之城”等。谈到临沂教育的贡献,曾任临沂市委书记的连成敏说:“临沂经济和社会的崛起、腾飞,临沂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教育功不可没!”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是临沂教育发展的40年,腾飞的40年,也是临沂教育改革辉煌的40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临沂中小学校的历次变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临沂中小学的内涵发展;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临沂教育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今天。当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坚信,自豪且自信的沂蒙人必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不断丰富改革内涵,夯实改革基础,拓展改革思路,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创造临沂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