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始终围绕“办好教育,关键在校长,根本靠教师”这个中心,着力推进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工程,研究制定了《寿光市中小学校长(园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实施方案》,通过构建“学、访、研、评”四位一体培养模式,打造了一支有理论、懂管理、会创新、敢实践的“四项全能型”校长队伍。
一、“学”出真本领,全面夯实校长理论基础
今年4月,寿光市教育系统“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暨中小学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年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对校长如何学习作出了顶层设计,各中小学校长自我加压,练就了师生信服的真本领。
(一)主动学习成为常态。寿光市每年投资50万元,统一组织购买校长阅读书刊,每位校长及后备人才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读书计划,形成“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撰写一篇读书体会”的良好习惯。自2017年以来,寿光表彰评选了乐读书、善学习、理念先进、业绩突出的优秀校长20名,并通过召开专题报告会等方式推介经验。
(二)集中培训成为常态。把校长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近三年来,先后组织全市校长900多人次到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苏州新华国际教育集团等参加高层次专题培训,采取专家讲授、案例教学、视频互动等多种方式,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三)推门听课成为常态。寿光市规定校长在进行学校管理的同时,必须把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与教师共同研读教材,掌握教学第一手材料。今年以来,寿光各校长每周至少听两节常态教学课,每月至少参加两次教研会,及时准确的掌握了学校的课堂教学现状,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二、“访”出新思路,汲取先进学校管理经验
寿光市充分利用“名校”资源,让校长们深入名校挂职,直接参与名校的各项活动,在真实情境中丰富体验,深化认识。同时,在真实环境中接受名校长的当面点评与指导,对学校发展、管理规划、问题解决等进行借鉴学习,纠正教育管理中的不当行为,快速提升学校领导力。
(一)借助本地“名校”,挂职跟岗锻炼。2017年,寿光市组织全市128名乡村小学校长分四批到世纪教育集团挂职锻炼,全面提升了办学水平。2018年3月,寿光市开展第二轮乡村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全市109名乡村小学校长分两批到寿光市圣城小学、实验小学等城区学校挂职锻炼,全程参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校长们深入教室,观摩课堂教学,了解课程构建,学习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倾听年轻教师分享成长经历等,实现了在锻炼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二)借助外地“名校”,拓宽校长视野。2018年4月,该市先后组织80余名初中、小学校长到深圳莲花中学、广州市江南中学、深圳市园岭实验小学、福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等国内知名学校进行教育研学活动。8月,全市160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分别在杭州、苏州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通过参观调研、听报告、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学习名校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取长补短,实现学校发展上档升级。
三、“研”出好办法,创新思维打造学校特色
寿光市坚持通过校长及后备人才调研反思、座谈论证、导师引导、召开会议等方式,深度剖析学校的发展现状,找出优势和薄弱环节,分析进一步发展的突破点。
(一)建立双重导师体系。通过引进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新华国际教育集团等优质培训机构,组建专家团队,对照校长专业标准选定研修主题,依据学段和研修主题,划分了10个校长研修班、7个后备人才班。聘请10名校长组建了治校育人能力专家指导团队,校长研修班每班配备一名导师,后备人才由本市优秀校长包靠辅导,建立起了双重导师体系。
(二)深入校本课题研究。各校长立足学校实际,确定至少1个重点项目或1个创新项目,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科学有序推动。同时,各学校积极总结本校办学经验做法,用创新思维改善本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形成符合校情的个性化、特色化办学模式。
(三)定期举办校长论坛。沟通交流是校长分享管理智慧、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金钥匙”,寿光市为校长搭建多样化交流平台,让校长互相把脉,同促共进。连续14年,每年组织一届校长主题论坛,校长及后备人才通过调研反思、座谈论证、召开党组织会议讨论等方式,制定出个人治校育人能力提升计划,由专家审核小组逐一审核把关,确保具体可行。今年开始,寿光市教育局每月组织一次校长集中研修,选定3至4所学校进行现场诊断,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把脉,形成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
四、“评”出实效果,接受监督交出满意答卷
为确保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工程取得明显实效,寿光市通过给校长定规矩,让校长晒成绩、亮特色,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吸纳各方意见,凝聚了学校发展合力,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一)制定措施严格奖惩兑现。寿光市根据《潍坊市中小学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模型》和《中小学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工程个人考核办法》,明确考核项目、计分规则,将考核结果与年度校长绩效考核、新一轮校长聘任期满续聘和职级评定进行挂钩,建立起导向明确的奖惩机制。
(二)现场观摩接受专家点评。今年7月,寿光市进行了中小学校长治校育人能力成果展示活动,作为对校长提升工程的一次中期检查,各位校长将自己在治校育人能力提升研修班上的学习成果、管理经验、创新做法进行汇报。8月25日,寿光市举行“未来教育家”治校方略路演大赛,校长后备人才通过演讲、答辩接受了一次个人成长检阅。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专家和寿光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听取了校长及后备人才的汇报和演讲,并对汇报演讲内容与办学实际的契合性、存在问题等方面提出意见和整改措施,让校长带着压力前行,让后备人才不“带病提拔”。
(三)媒体宣传接受群众监督。寿光市教育局在网站上开辟“校长能力提升年”专栏,通过“校长开讲啦”、“校长智慧”定期向公众介绍学校的治校理念和育人特色。通过“潍坊教育”、“潍坊校长”“泰山教育智库”、寿光日报及“学在寿光”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及时总结推进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让群众积极建言献策,监督校长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