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教育扶贫
莱芜市五指发力,谱写教育扶贫协奏曲
发布日期: 2018-11-09 14:48 浏览次数:

莱芜市五指发力,谱写教育扶贫协奏曲


全省教育扶贫工作视频会议以来,莱芜市教育系统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以薄弱学校为主攻方向,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延伸,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实现扶持到校、资助到生、全面覆盖,着力保障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不辍学、上好学,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一、强政策,奏响“学生帮扶曲”。一是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印发《<关于加强建档立卡农村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资助全覆盖。”实施“泛海助学山东行动”助学项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新生实行资助。该项目连续实施5年(2016-2020年),凡当年参加山东省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和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被普通高校录取的本(专)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均可享受资助,资助标准为每人5000元。2016年全市共资助各类学生14971人,协调发放资助金1427.536万元,免除学费605.9万元,惠及学生6059名学生。二是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率。每年5月底前,职业院校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征求就学意愿,引导他们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就读专业。以市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实施“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精准脱贫”。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落实《实施莱芜市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发挥各职业院校师资、设备优势,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年内完成培训1000人。大力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化”办学经验得到教育部肯定,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经验交流会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莱芜成功召开。订单培养进一步拓宽。全市各职业院校通过企业冠名、订单培养等形式,与汇源集团、海尔集团等市内外300余家企业实现了合作办学,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二、强硬件,奏响“校园建设曲”。一是“全面改薄”强力推进。按省政府要求,将2016—2018年的“全面改薄”规划改造任务提前到今年完成,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290个,竣工项目268个,已投入使用项目180个,共完成投资2.99亿元。在抓好校舍建设的同时,还加强学校内配建设。全市投入1.04亿元,为农村学校购置生活设施3.53万台/件/套,购置图书71.52万册,购置数字教育资源231GB,购置课桌凳6.08万套,购置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37.93万台/件/套。二是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市现有省定贫困村65个,其中16个贫困村建有幼儿园。为了满足更多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今年该市确定的8处贫困村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任务全部完工。同时,投入50多万元用于奖补贫困村幼儿园建设、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

三、强师资,奏响“师资建设曲”。一是加强培养培训。争取市财政支持,今年列支专项资金100万元,组织了24个批次的校长、教师专题培训,参训教师达1.5万人次。通过寒暑假全员培训、“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校长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形式,校长和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明显提升。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争取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支持,2016年全市招聘教师406人,绝大多数教师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分配到农村教学一线。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围绕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这一目标,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四是实施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将两项改革列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重点督查项目,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以两办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在我市建立和完善以职级制为核心的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推动形成教育家办学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加大贫困乡村教师补充交流力度,推进了区域内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强资源,奏响“城乡学校帮扶曲”。一是开展中小学结对帮扶。一是开展中小学结对帮扶。2016年,制定《莱芜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全市3个区(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对雪野旅游区6所学校进行定向帮扶,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教育教学帮扶、学校管理帮扶、教师发展帮扶、办学条件帮扶等途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开展幼儿园结对帮扶。市实验幼儿园与雪野镇酉坡幼儿园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市实验幼儿园向酉坡幼儿园捐赠了5000元爱心款,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市实验幼儿园的老师还带领酉坡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展户外活动,让小朋友们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

五、强保障,奏响“精准扶贫保障曲”。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莱芜市教育扶贫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扩大范围保障。在资助比例不低于省定标准的前提下,重新确定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由省定8%提高到16%,中职、高中、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比例在原省定5%时提高到了12%,比现行的省定标准仍然高出2个百分点,使我市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惠。三是强化认识保障。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莱芜日报、鲁中晨刊、莱芜电视台已先后12次对市教育局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努力形成人人知晓教育扶贫,人人支持教育扶贫的良好氛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