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教育扶贫
“精准滴灌”教育扶贫不让沂蒙老区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发布日期: 2018-11-09 17:12 浏览次数:

“精准滴灌”教育扶贫不让沂蒙老区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临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既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沂蒙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一座山水之城、文化之邦、商贸之都,现辖9县3区和3个开发区,总人口1141万,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受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的限制,截止2015年底,全市有省定贫困村568个,贫困人口44.2万人;涉贫学校516所,贫困学生1.9万人,数量均占全省的1/6。全省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临沂市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一丝不苟“摘穷帽”,全力以赴“拔穷根”,趟出了一条“从有学上、不辍学到上好学、成人才”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一、注重顶层设计,力促教育扶贫“走在前、当尖兵”。制定符合实际的方案、跟进得力的兵将、落实督导责任,这是确保教育扶贫成效的基础。在推进教育扶贫之初,市教育局先行一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了推进教育扶贫的思路及目标要求。一是搭建组织架构。临沂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尹传斌说,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性价比,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指挥有力、上下联动、反应灵敏、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按照这一要求,市县教育部门均率先组建扶贫办,成立领导小组,采取硬抽人、抽硬人的办法,分别从机关和学校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加强扶贫办工作力量。全市教育系统组建起了100多人参加的16支“攻坚队伍”,整建制、全脱产投入教育脱贫攻坚之中。二是明确攻坚路径。发扬沂蒙老区“领导干部打头阵、教干教师齐上阵”的优良传统,创新实施“十万教师联系百万家庭”和10条脱贫攻坚线“双十计划”。组织全市10万名教师,走进每个学生家庭,彻底托清底子;市教育局10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负责1条线,均制定出扶贫专项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精准滴灌到校、到人。目前,教师家访入户86万余次,收集需求诉求7128条;10条脱贫攻坚线组织专项调研36次、走访学校360所,座谈教师、家长1380人。“双十计划”的深入开展,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中。2018年2月6日,费县上冶三村村主任钟学义等人来到费县教育局,把写有“惠民之举暖人心,倾力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该局领导手中。三是强化督导落实。市、县、学校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了市级统筹推进、县级抓帮扶指导、乡级抓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在全省率先研发教育扶贫信息平台,随时掌握扶贫项目推进情况。局党委会每月听取1次专题汇报,每季度召开1次现场推进会、半年进行1次专项督导、年底通报排名,形成了强有力的攻坚态势。以郯城县为例,该县在落实“军令状”的基础上,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了“百日会战”行动,行动聚焦了全县25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和1398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资助全覆盖。

二、注重大爱助学,确保孩子“有学上、不辍学”。沂蒙老区人民重情重义、乐善好施。全市教育系统积极引导,广泛发动,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深入基层、献出爱心,真正参与到教育扶贫助学中来,确保了每个孩子有学上、不辍学。一是开展社会扶贫。实施“沂蒙志愿扶贫计划”,动员上万家志愿家庭开展结对帮扶,有6214个志愿家庭结对3114个贫困学生家庭。在全省率先建立爱心众筹公益捐赠平台,倡导社会奉献爱心。全市已在180余个镇村、社区设立爱心物资集散和分发点。目前累计接受社会助学1300多万元,惠及学生2600余人。蒙阴县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政策性扶助措施基础上,利用社会捐资对贫困大一新生再次进行重点资助,实现了精准扶贫“双覆盖”。据统计,该县举行的“泛海行动”共资助74人,青岛太平洋新天地共资助78人,上海天爱公益基金会资助40人。国家普惠政策与社会爱心捐款两股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打造了扶贫助学行动的“加强版”。二是实施资助扶贫。对建档立卡农村家庭困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施资助全覆盖。落实各项助学金及中职、高中免学费资金3.1亿元、受益学生32.4万人次。成功受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5万人次,发放资金2.7亿元。三是实行关爱扶贫。全市建立1.3万名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联合妇联、团委等部门,建设完成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室516处,完成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引导城镇中小学与贫困村中小学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结对学校1032所。四是深化协作扶贫。积极与全市16个行业扶贫牵头单位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他们对教育扶贫的支持。目前,市直部门直接投入教育扶贫的资金达3200多万元。同时,与济南市教育局签订教育扶贫合作协议,在办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学指导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三、注重均衡共享,助推孩子“上好学、能成才”。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类型教育需求,临沂市教育局抓住城镇学校“班大、人多、上学难”和农村学校“点多、分散、质量低”的结构性矛盾,实施“教育资源整合六大工程”,走活了教育扶贫这盘“大棋”。一是实施贫困村薄弱学校集中改造工程。在“全面改薄”原有规划基础上,做到涉贫学校优先安排、优先施工。目前“全面改薄”项目已投入22.86亿元、占比126.4%,竣工校舍面积109万平方米、竣工率达96%。所有县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提前4年完成国家规定任务。二是实施“大班额”学校集中化解工程。2015-2017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88.9亿元,新建、改扩建城镇学校209所,校舍面积390.4万平方米,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三年规划任务。除新建学校外,通过“扩校增班、分校设班、选课走班”等途径,2017年化解66人以上“超大班额”班级857个。2018年全市将基本消除中小学超大班额。三是实施贫困村幼儿园集中建设工程。在提前完成省里安排的600家幼儿园建设任务的同时,全市投资1.1亿元,新建、改扩建贫困村幼儿园94处,建设面积9.4万平方米。四是实施智慧教育云平台集中搭建工程。今年,按照“统招分签”形式,市教育局与拓普网络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市县两级财政5年将投入4.3亿元,购买教育云服务。目前,已有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与临沂市对接,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调集全国的优质资源为临沂所用。云平台的建立,将使城市与农村在学校管理、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趋向均衡,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五是实施贫困村教师提升工程。去年以来,为农村中小学校核定机动编制7605名,为涉贫学校补充音体美短缺学科教师486名。安排省内1401名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学校任教,组织588名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省定贫困村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约4万人次。提高乡镇教师待遇,班主任津贴每人每月增加至500元,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508套。六是实施职业教育增智强技脱贫工程。积极探索“教育+产业+就业”的扶贫模式,组织全市22所职业学校联合本地101家企事业单位开展订单培养、校企联合招生、定向就业。目前,全市共招收贫困学生1966人,建成富民科教讲堂500多处、发展培训基地460个,累计培训130万人次。职业培训和教育大大助推了教育扶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