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
郓城县位于鲁西南,是我省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打响教育脱贫攻坚战以来,郓城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全力补齐薄弱学校短板,推进了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为确保全县整体办学水平跨越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优先保障建设资金。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县委、县政府克服财政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采取财政投、银行贷、规费减等多种方式,保障全面改薄资金需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并且在实施中确保“三个增长”。两项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出让金收益的1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0元/平方米、彩票公益金的8%等政府性基金,按时拨付教育专户,由教育部门按照用款计划安排到具体项目。同时,认真执行教育建设税费减免政策,做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有关项目全部免除,对涉及到的设计、监理等服务性收费,由县政府下文定价进行减收,全力保障“全面改薄”项目顺利推进。
二是优先保障学校用地。县政府对改薄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其它项目予以调整,优先划拨给“全面改薄”项目;对依法应收回的闲置土地,如规划用途符合要求,优先用于“全面改薄”。出台了有关土地变更、手续审批优惠政策,对新增学校建设用地开辟绿色通道,可变更土地性质的完善变更手续,不可变更的由国土部门综合协调,实行一站式服务。城区学校建设扩地困难是个普遍难题,南城中学就遇到了缺少运动场地的困难。县委书记刘文林同志亲自出面协调,最后决定将已拍卖、正开工建设的商品楼地块高价回收,划拨给南城中学建运动场,运动场下面还建设了中学餐厅,使学校建设达到了省定标准。各乡镇(街道)根据县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在征地过程中,组织公安、土管、教育等部门精心规划,克服重重困难,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包村干部进村入户,耐心细致地做通有关村民的思想工作,逐一克服困难,确保了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据统计,全县共解决“全面改薄”用地3004.3亩、城区学校建设用地899.7亩,改薄项目和城区学校建设用地实现了应保尽保。
三是优先保障教师编制。在全县普遍压缩编制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克服编制紧缺困难,重点向教育倾斜,按照“退一补一”的原则,每年都有计划地拿出一部分指标,优先保障教师编制,新招聘教师原则上优先补充到农村薄弱学校学校任教。教师招聘工作每年纳入县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早动手、早谋划。同时,每年都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人才,提前组织编制、人社、教育、纪检等部门带领全县各高中赴山师、曲师等高校进行研究生招聘,充实教师队伍。近三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1464名,研究生131名。2017年,为进一步优化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录薄弱学科教师50名。
近年来,全县共投资20.06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和内部设施配备,新建、改扩建学校236所,新建、改扩建校舍项目653个,新增校舍面积110.03万平方米,涵盖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楼、食堂餐厅、水冲式厕所等项目;建成标准运动场253处、篮球场386处、排球场242处,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5123套、微机23293台,更新课桌凳15万套、双人床5945套,购置图书430万册,配备实验室378个,购置配齐了学生实验设施设备、学科专用教室设备和音体美器材,全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美的场所是学校已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