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学生溺水是暑期学校安全工作重中之重。济宁市以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4+1”工作措施,严格落实“4个责任”,传唱播放1首“济宁市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歌”,全面加强了暑期安全教育、联防联控等工作。2017年、2018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学生意外溺水人数连年减少83%。
一是严格落实教育部门和学校安全教育责任。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平安校园“素质固安”工程的重点项目,分“学校版、家庭版”,组织95万名学生在“济宁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参加了“2018年平安暑假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和“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济宁电视台播放了“安全大讲堂之防溺水”专题片。市教育局制作了《济宁市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卡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如何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如何在水中实施自救”、“同伴溺水怎么办”等安全教育,放假前将安全教育卡片全部发放到每所学校、每个学生、每个家长,并教会所有学生熟背防溺水“六不”歌,所有家长签字回执。中小学校通过专题校会、主题班会、学生签名宣誓、警示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加强防溺水教育,督促学校落实校长负责制和班主任、教师安全责任制,将防溺水要求落实到每个班级、每名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留守儿童。
二是严格落实各级政府、村居的属地监管责任。县乡政府及时部署暑期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组织了专项检查。乡镇政府、村居落实属地安全监管职责,在辖区内水域统一设置了警示标牌,安装了安全防护设施,把责任落实到每处水域、每个单位、每名管理人员。各村居在重点水域安排专门人员巡逻值守,并采取村广播“天天喊”、张贴通告、宣传横幅、发放明白纸以及村干部、党员包片方式,逐户提醒学生家长落实好监护责任,加强假期内对孩子的安全监管。
三是严格落实行业部门对各类水域的监管责任。水利部门加强对水库、河道、坑塘和在建水工程的安全监管。国土部门加强对开采沙塘的执法监管,严禁盗挖盗采形成安全隐患,督促有关地方单位对闭坑矿山遗留下的坑洼及时回填。安监部门加强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尾矿库、矿坑防溺水措施。旅游部门在涉水景区设立警示标志和宣传栏,加强巡查管控。
四是严格落实家长的安全监护责任。加强与家长联系沟通,督促家长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依法承担起放学后、周末和假期内对孩子安全监管的第一责任。学校做好家校微信群每周提醒、家长会、家访、布置暑假安全作业等工作,发放了《致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将防溺水要求传达到每个家长,增强了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有效减少了学生意外溺水事故的发生。
五是传唱播放“济宁市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歌”。2018年暑期放假前,市教育局聘请专家写词谱曲,通过童声合唱形式,创作了“济宁市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歌”,组织所有学校利用音乐课、课余时间教给学生传唱“预防溺水歌”。这首歌,歌词浅显易懂,非常好记,歌曲亲切明快,非常好学,通过孩子们稚嫩的嗓音,唱给同学听、唱给家长听、唱给全社会听,感染力很强,效果非常好。为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我市拍摄制作了“预防溺水歌”MV,暑假期间济宁电视台4个频道、济宁广播电台4个频率每天滚动播放,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和家长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深刻的安全教育,大手拉小手,共同把学生安全工作做实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