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11370000004502323D/2018-01498 | 发布时间: | 2018-11-04 |
发布机构: | 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 |
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全面达标情况的通报
各市语委办:
按照《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要求和山东省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整体部署,继济南、青岛、莱芜3个城市达标后,东营、泰安、威海、日照、德州等5市,严格按照国家及我省提出的标准和要求,严密组织,精心实施,全面完成了二、三类城市评估工作任务,提前达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要求,目前,全省共有8个设区市实现了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全面达标。
在城市评估过程中,特别是三类城市评估中,以上各市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措施得力,工作成效显著,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精神,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东营市城评工作做到了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宣传发动。将城评工作的意义宣传到受评单位、语委成员单位以及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语言文字工作氛围。二是强化过程指导。预评估中专家团队发现问题立即现场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三是强化长效机制。将社会规范用字纳入《东营市教育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DYCR-2017-005001),明确了语言文字违法的行为表现、处罚依据、适用条件以及具体标准,建立了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的长效机制。
泰安市为推动工作开展,促进工作经验共享,建立了城评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各县市于每月两次将工作进展自查情况报市教育局,经汇总后,形成书面督查简报。简报报市语委主任、副主任,市教育局领导,送各县市语委主任、副主任,各县市教育局领导,并向全市通报。定期通报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营造了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新泰市成为全省调度后第一个比预期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工作任务的三类城市。
威海市借助三类城评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语言文字培训工作,建立了一支有责任心、有工作能力的语言文字工作队伍。充分吸纳驻地高校语言文字工作力量,扩大充实城评专家队伍,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加大社会宣传,社会联动,各行业部门、单位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意义,全社会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显著提高。
日照市三类城评工作历时3年,工作扎实,注重实效。高度重视语委成员单位的协同作用,细致分解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市县两级政府各项综合工作借力造势,推动三类城评工作开展。注重标杆的引领示范作用,建成了创建单位模板,引领全部迎评单位高质量达到工作要求。日照市成为除济南、青岛、莱芜后第一个全面完成城评任务的城市。
德州市继二类城评结束后,迅速启动了三类城评工作。市、县两级语委主任签署了责任状,各语委成员单位分解了工作任务,全市积极开展宣传、培训、测试工作,四大领域参测人数达5.6万人,语言文字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按照每年5个县、两年完成验收的工作节奏,今年1月德州市全面完成了10个县市区的三类城评验收任务,是全省城评任务较重但推动最迅速的城市,比全省2018年底全面完成评估的要求提前了两年。
按照国家和我省规定,2018年,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要全面完成。全省评估任务十分艰巨。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以上各市经验,积极部署,迅速推进,为如期完成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任务、营造开放共享的城市语言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