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公开目录 > 语言文字工作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与应用规范 > 综合信息
索引号: 11370000004502323D/2018-01539 发布时间: 2018-11-04
发布机构: 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组配分类: 综合信息
关延平同志在全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验收工作总结会暨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启动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8-11-04 16:07 浏览次数:

关延平同志在全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验收工作总结会暨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启动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田司长、钱先生,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今天,全省市、县两级语言文字管理干部齐聚一堂,总结表彰全省数据库建设工作,启动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并举办语委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刚才,会议总结了我省有声数据库建设工程工作的开展情况,表彰了有关单位和个人,一会儿田司长还要给我们做专题报告。希望我们全体语委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田司长报告精神并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全面推动我省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开创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

下面围绕我省语言文字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全面回顾2017年我省语言文字工作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语委的有力指导下,全省语言文字工作系统深入学习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一法一办法”和国家、省有关决策部署,以构建和谐社会语言生活、提高国民语言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以四大领域为重点,以开展城市评估、培训测试、经典诵读活动为抓手,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语言文字法治建设持续推进。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一法一办法”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依法依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制订完成了《山东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可望年底前出台。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省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目标,为今后几年我省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三类城评工作有序推进,截至今年年底,评估完成数将达到76个,完成率达到72%。全年普通话水平测试人数达65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成功推动10余个市在党政机关、文化、通讯、商业、交通等行业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启动全省普通话基本普及攻坚工程,普通话普及情况县域调查和验收工作有序推进。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已成为教师、播音员、导游、空乘、高铁乘务员等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成为全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规范汉字表》成为全省通用领域汉字书写的重要依据。广大群众的普通话水平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公众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明显增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已成为越来越多公民的自觉行为。

三是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及语保工程取得新成果。数据库第一批37个课题通过山东省有声数据库核心专家组验收,获准入库。地方语言文化采集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首批10个语保调查点成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17年语保工程项目通过中期检查,评估等级为“优”。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学者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专家团队运作办法,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四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深入开展。继续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经典诵写讲”行动,部分高校开设经典诵读课程,效果良好。持续开展“朗诵名家、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举办山东省首届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山东省第二届教师书法大赛、中国诗词大会济南赛区选拔面试等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引导学校和教师,重视和加强语言文字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汉字识记能力、书写能力和汉语言应用能力,在全社会营造了关注经典、热爱经典、诵读经典、传承经典的文明和谐氛围,语言文字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启动山东省方言调吟诵普查采集工作,试点调查工作有序推进。

五是语言文字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根据省政府领导的分工,近日省政府下文调整了语委领导,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去年成立的城评、视导、审音“三支专家队伍”,一年来,积极投身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为全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出了贡献。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和规范汉字书写骨干教师等专项培训持续推进,年内培训近500人次。我省语言文字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持续提高。

六是社会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了第20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充分发挥推普周品牌效应,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关注语言文字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了学说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热潮。充分利用城市评估、执法检查、普通话测试视导等活动,加大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宣传,进一步扩大了语言文字工作的社会知晓度。积极利用语委、教育厅网站、山东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语言政策,引导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支持举办全媒体年度汉字评选活动,进一步引导民众关注、关心汉字发展变化,全面理解年度字或词的丰富内涵,有效提升了全社会的语言意识。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国家语委、教育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语委积极作为、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热心参与的结果,也是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省语委、省教育厅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工作还不够平衡,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未全面普及,部分农村地区普及率还较低,普及攻坚任务繁重;公民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能力和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任务艰巨,个别市三类城评、数据库建设、县域调查等工作进展缓慢;学校基础阵地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九大报告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全省语言文字系统也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工作。

(一)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原文,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要在全面系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住精髓、抓住要义,准确领会和把握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要在吃透报告全文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报告中关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论述。报告在民生部分将教育放在第一位,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同时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要逐字逐句的学,吃透报告精神,为贯彻落实打好基础。

(二)充分认识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普及、语言应用能力普遍提高提出了新目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给语言文字信息化及其社会应用提出了新课题;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推进,给增强语言文字事业服务保障能力与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新任务;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赋予了语言文字事业新使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语言文字工作本身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努力在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增强语言文字服务能力、发挥语言文字的文化功能和促进社会语言生活健康和谐上有新的进步和提高。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既要解决好“十三五”脱贫攻坚工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问题,也要放眼世界为“一带一路”等对外战略做好语言服务与保障;既要不断融入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为其发展服务,也要实现自身改革,实现创新性发展;既要承载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等问题,也要“走出去”,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力量。《国家语言文字“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五个面向”——向国家战略聚焦,向农村和民族地区攻坚,向社会应用推进,向现代治理转型,向国际领域拓展,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语言文字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我们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紧紧抓住“服务国家发展需求”这一主线,牢牢巩固学校和重点行业领域“两大阵地”,倾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语言文字专家、语委干部和语文教师这“三支队伍”,坚决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和督导评估、数据库建设及语言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四大工程”,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奋发进取,主动作为,为提高全民语言能力、提升语言服务能力,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进而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三、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我省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

2018年,是“十三五”工作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语言文字“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的关键一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山东省实施意见。各地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的落实措施,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积极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争取年底前下去,各地要做好结合文章。

(二)完成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任务,推进语言文字工作专项督导。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程度和社会应用的规范化水平,是一个城市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规划,2018年我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要全面完成。有关市要高度重视,绷紧弦、卯足劲,增强按时完成任务的责任感,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抓紧时间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圆满完成达标任务。全省要认真学习国家语委、教育部语言文字督导评估相关要求,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前期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工作经验,本着求真务实、提高效率的原则,尽快制定督导计划、出台督导评估办法和细则,积极探索督导与三类城评、普通话普及情况县域验收、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等工作的结合,尽快把督导评估工作推向正轨。

(三)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的相关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发展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加大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语言文字基础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率,确保到2020年全省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四)不断强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地位。要尽快制定并落实我省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加强分类指导,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学校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将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素质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基础教育学校,必须按国家课程方案开好语文课,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文字,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之一,把语言文字要求落实到课程建设、教师配备、专业训练等各个方面;高等学校要把语言文字工作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积极推进大学语文、口语表达、写作、书法等相关课程建设,落实到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好高校对社会的文化辐射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

(五)继续推进数据库建设和语保工程建设。按照《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工程规划(2015—2018年)》,2018年完成全部调查点的调查验收工作,建成山东语言资源数据库,进而建成包括山东语言文化信息(民谣、儿歌、俗语、地方戏曲和曲艺等)、山东语言地图在内的山东语言文化数据库。要按计划完成2018年山东省实施语保工程调查工作任务,做好中期检查、预验收、验收工作。

(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组织引导,探索完善“书法名家、朗诵名家进校园”“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的长效机制,增强广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对书法以及中华经典的热爱。要充分利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快乐汉字竞赛”、经典诵读大赛、“中国诗词大会”“书法名家、朗诵名家进校园”等已有平台,宣传语言文字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注传统文化、人人乐享传播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

(七)扎实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充分利用执法检查、工作调研、推普周、语言类比赛等方式,加强普通话推广和汉字应用规范化推行工作;支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推广和培训活动;继续开展好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进一步壮大语言文字工作队伍;推进中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实现普通话水平测试量稳步增长,不断提高测试信度和效度;做好山东省“十三五”期间语言文字科研项目申报工作。

同志们,新的一年语言文字工作内容丰富,任务繁重,我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抓手,为推进我省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