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重点工作 > 执行情况
关于部分院士所提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8-11-03 10:46 浏览次数: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部分院士所提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省委督查室:

接到省委办公厅《关于研究办理院士所提意见建议的分工方案》的通知后,我厅高度重视,按照《方案》明确的任务分工,结合职能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答复意见报告如下:

一、关于“我省高校顶尖学科和前沿领域学科不够,高端人才全国占比不高、培养周期长,建议创新思路,统筹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的建议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制定《省属高校学科建设引导规划(2018—2025)》,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峰学科,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优势学科,培育一批新兴交叉学科。指导我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对标国家一流学科立项建设标准,逐条对比分析,查找差距不足,找准前进方向,力争到2020年,我省有5个以上学科达到国家一流学科立项标准。同时,结合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求,紧密对接服务十强产业发展,增设绿色化工、新材料、健康管理、远程诊断、生物医药、现代高效农业、海洋经济等学科方向。新增或重组一批新兴交叉专业,5年内打造100个左右对接十强产业的学科专业集群。

按照高端、中坚和后备三个层次,构建衔接紧密、体系完整的人才工程体系,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一是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 等重点人才工程和省“泰山学者”工程为统领,对接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重点行业领域人才需求,按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势学科”模式,面向全球“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团队。组织高校通过“齐鲁之约”海外引才活动,“走出去”宣传山东人才政策,做好靶向引才。二是积极实施“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通过引进学术带头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人才,带动所在学科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创造出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成果,把团队人才培养成为具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及以上学术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坚持引进与本土培养并重,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实施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十三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通过重点资助实施“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平台,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计划,每年资助100名左右在读博士研究生出国研修、100名左右在读博士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二、关于“进一步加大高校改革力度,在办学模式上向以社会需求为中心转变。建议研究出台鼓励高校开展国际合作相关政策,引导人才走出去创新创业”的建议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于2017年2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明确提出了若干鼓励我省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措施,我厅将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三、关于“青年人才培养存在‘急功近利’现象,偏重于发表文章、成果获奖等指标,建议进一步树立德才兼备导向,加强对人才投入的绩效管理,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大小评价人才”的建议

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加强我省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评价,指导高校完善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考核等机制,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在其中所占比重,引导教师投入教育教学。加强激励,完善省级、校级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制度,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关于“集中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组建能源、资源开发、地下工程等方面的联合研究院、研究生院和智能制造中心,推动产学研共同发展”的建议

中国海洋大学现有高校协同创新中心3个(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海水养殖良种培育与种业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资金管理智库协同创新中心)、“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1个(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山东科技大学现有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山东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矿山空区治理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和铝离子动力和储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深部开采岩层控制与环境保护实验室、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地质实验室、矿山机电技术与装备实验室、海洋耐磨腐蚀材料与表面改性实验室、矿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实验室和安全监测监控与智能控制实验室)和“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2个(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海洋战略与法治研究中心)。

下一步,我厅将发挥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科研优势和现有科研创新平台作用,全面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在面向能源、资源开发、地下工程等领域,通过共建联合研究院、研究生院和智能制造中心等方式,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在新认定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和校企联合实验室时,加大对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企业、科研院所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科研项目,以及我厅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的重点项目。

五、关于“齐鲁医科大学正在筹建中,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省医科院人才、技术优势,调动筹建积极性”的建议

2016年11月,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整合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的教育科研医疗资源组建齐鲁医科大学,打破教育体系和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的局面,推动科教融合体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山东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为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建设医养结合示范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7年5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和新的齐鲁工业大学的通知》(鲁政字〔2017〕88号),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有关副省长和济南市市长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省委宣布成立了齐鲁医科大学(筹)临时党委和行政领导小组。

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学校建设发展,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2017-2018年省财政下达专项经费5.2亿元用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济南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主校区建设,划拨土地3000亩,并以“交钥匙工程”代建,计划于2019年投入使用。目前,整合组建齐鲁医科大学工作顺利推进,正全力以赴迎接将于3月底进行的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实地考察评审。


山东省教育厅

2018年3月22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