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委员提案
对《关于二孩情况下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政策纠偏建议的提案》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01071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11-03 15:07 浏览次数: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12010718号提案的答复



提出的《关于二孩情况下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政策纠偏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几年,我省乃至全国出现了新招聘教师中女教师占比较高问题,新进中小学专任教师性别结构呈现失衡态势。据近两年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40岁以下女教师占同年龄段的比例为:小学74.4%、初中63.1%,尤其是随着原民转公教师逐步退休,农村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将进一步加剧。

分析主要原因,一是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虽然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但仍然偏低。教师岗位坐班时间长且要求严格,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仍待进一步提高,导致教师职业吸引力低。男生报考师范院校、报考教师资格、报考教师岗位的比例不高。二是为了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平,全国统一实行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办法有利于女生入选,国家规定,除国家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外,教师同其他事业单位人员一样,一律实行公开招聘。从近几年公开招聘情况看,女生善于知识点背诵记忆和口头表达,因此在笔试、面试占据优势,男生进入考察环节人数偏少。

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着力缓解这一现象。

一是完善招聘办法,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2015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发〔2015〕60号)中明确提出: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可以县为单位,不分城区、农村学校岗位,统一招聘、统一分配,并向农村学校倾斜,也可按学校组织招聘。鼓励具备条件的市、县(市、区)探索采取先面试后笔试的方式招聘教师。2016年以来,有22个县(市、区)在部分岗位采用先面试后笔试方式招聘教师。尤其是“不分城区、农村学校岗位,统一招聘、统一分配”招聘办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农村学校岗位因报考数达不到岗位比例而被取消的问题。2016年2月,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明确各市教育行业公开招聘可由设区的市教育部门组织,进一步增强教师招聘针对性。招聘工作可结合年度用编进人计划的下达,早部署早组织,确保优秀师范生进入教师队伍,也保证了新教师在秋季开学前到岗任教,进一步提升招聘工作时效性、科学性。

二是积极支持学校招聘急需短缺人才。学校招聘急需短缺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可以采取专业测试、答辩、试讲、面谈交流等方式招聘;经设区的市以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同意,也可采取考察的方式招聘。

三是对农村偏远学校和薄弱学校给予政策倾斜。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规定,对紧缺教育类岗位或乡镇中小学公开招聘报名后形不成竞争的,经设区的市以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批准,可适当降低开考比例。

四是提高教师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近年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鲁政发〔2016〕1号)等文件,要求县级政府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全面落实乡镇工作人员津贴补贴政策。教育部门在分配绩效工资时,要加大对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各地可根据教师居住地与执教的农村学校距离,由学校适当发给交通补助,纳入绩效工资总量。联合省有关部门启动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并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同时,要求各地落实无房职工住房补贴政策,并通过团购、统一建设教师公寓等形式对乡村教师城区购房给予优惠。提高职称中高级岗位比例,从2016年起,中学高、中级岗位结构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小学高、中级分别提高7个百分点,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在规定的比例上浮1-2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关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加强调查研究,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招聘教师男女比例失调问题;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待遇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增强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男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男生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同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提出意见建议,争取国家从法规层面出台政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8年7月30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