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委员提案
关于对《关于加强装备制造业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01074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11-03 14:56 浏览次数: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12010740号提案的答复



提出的《关于加强装备制造业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都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创新型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撑。一直以来,我厅高度重视装备制造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在每年度的中高职专业审核备案过程中,优先支持设置装备制造类专业,稳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成立了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院校和企业广泛参与的山东省机械制造类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相关院校、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推进专业与产业有效对接,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规范的有效对接。投入专项经费400万元,开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等20个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支持院校与济南二机床、山东临工、山东钢铁和歌尔声学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每个试点划拨支持经费25万元。实施品牌专业(群)建设计划,对每个装备制造类专业划拨20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职业院校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凝练专业特色,打造品牌专业,实现内涵发展。由于受“重道轻器”传统观念、社会认知偏见和制度保障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不愿意选择制造类专业,不愿意从事一线技能岗位,高素质制造类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矛盾仍然突出。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营造有利于制造类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协同作用,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的措施,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切实提高一线劳动者地位待遇。创造平等就业环境,取消用人和人才流动中的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限制,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激励广大有志青年从事技术工人的岗位。

二、加强装备制造类专业规划引导。以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行业技能大赛等为载体,引导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企业面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社区群众开放校园和厂房车间,开展体验与观摩、教学和行业发展成果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和家长增强对装备制造类专业的认知。鼓励普通高中根据实际需要在教学中增加职业技术的内容,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自主选择适合的技能成才道路。

三、开展劳模和工匠精神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邀请装备制造领域的劳动模范、技能大师、能工巧匠等进校园、进课堂,大力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和理解。

四、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修订《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研究制定《山东省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参与职业教育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协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工作格局。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继续将职业教育作为省级区域发展资金切块资金的投入方向和领域,加大对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和内涵建设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中高职生均经费拨付标准。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出资举办职业教育,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8年7月2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