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12010735号提案的答复
提出的《关于山东省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状况及对策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对我省艾滋病特别是学生艾滋病疫情及特点十分了解,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对于当前工作掌握全面细致,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感谢您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支持。我省对于艾滋病防控历来高度重视,政策保障有力,防控措施明确。
2017年下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鲁政办发〔2017〕80号),对青年学生作为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突出疫情和危害严重性、有效防治措施等,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明确教育、卫生计生、共青团等部门将性道德、性责任、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校园媒体、学生刊物、微博、微信等平台的作用,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宣传教育活动。督促学校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任务,在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保证初中6个学时、高中4个学时、高校每年至少一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高校新生入学时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开展集中授课和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作为省政府教育督导检查内容之一。建立健全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会商机制,全面落实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主体责任,开展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目前我省每年各级艾防委均制订并下发本辖区内的年度艾滋病防治工作意见,指导当地有序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落实了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卫生计生部门能够按要求定期向教育部门通报辖区内艾滋病疫情情况,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高校之间沟通顺畅,配合较为密切。我省已经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和高危人群干预队伍,大力开展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艾滋病干预工作。通过培训同伴教育员、志愿者等,以点带面,深入开展青年学生行为干预,减少青年学生危险行为发生。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开展高校艾滋病干预和服务工作,现有128家社会组织培育单位;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国家艾滋病防治基金申请,2015年共有58个社会组织的62个项目获得资助经费206万元,2016年有58个社会组织的66个项目获得资助经费528万,项目数量均列全国第三位,2017年又有14个市57个社会组织申报国家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支持,项目经费总额达274万元。2017年,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协会成立高校艾滋病防治分会,加快了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步伐。2017年全省共培训学生91万余人次,培训教育、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相关人员600余人次。同时,部分高校在艾滋病防控管理上开展了创新探索,如山东大学积极探索学校内部艾滋病防控管理模式,建立了由校区专职管理员、学院联络员和班级卫生员组成的艾滋病防控三级网络,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宿舍文化、文明、卫生、健康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高校内部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机制。
虽然我省在高校艾滋病防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还不完善,有的地方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疾控机构和学校间的联防联控机制落实不到位,在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干预方面配合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开展。再如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学生人群对艾滋病防控知识知晓率在不断提升,但仍有部分学校未能开展健康教育,或开展的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学生接受度低;学校内缺少一定的艾滋病防治宣讲队伍,对艾滋病的警示性宣传内容不够充分。
对于您所提建议我们非常赞同,下一步我厅与省卫生计生委将认真研究落实。一是全面贯彻国家和我省艾滋病防治“十三五”规划。实行艾滋病防控目标管理,突出问题导向,对关键指标特别是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季度、年度通报,将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卫生、教育督导评估及有关专项工作检查内容,定期组织对学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主题讲座、师资培训、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等进行检查和督导,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二是认真做好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工作,完善通报制度和定期会商机制,共同分析学校艾滋病发生的原因,共同研究商讨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与措施,确保学校艾滋病疫情信息通报工作及时准确、规范有序。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继续推进艾滋病防治知识“五进”活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警示性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认真落实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处方、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不少于1课时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确保高校每学年每个在校学生不少于1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时间。四是健全学校艾滋病监测和检测体系,继续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尝试充分利用网络、电话、微信等渠道设置咨询交流平台,为学校学生提供便捷的咨询检测服务。认真落实在校学生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管理,为其提供有效的咨询、指导、转介、抗病毒治疗等服务,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避免疾病传播。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
山东省教育厅
2018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