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委员提案
对《关于优化高校学科布局助推山东产业发展的建议》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01046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11-03 14:43 浏览次数: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12010466号提案的答复



提出的《关于优化高校学科布局助推山东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全省共有高等学校145所,其中本科高校67所,(部属高校3所,省属64所),高职高专78所,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01.53万人,居于全国首位。从整体看,我省高等教育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同时也存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科技创新能力与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要不适应、内部治理体系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目标不适应、管理体制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适应、经费投入与支撑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等问题。同发达地区比较,山东高等教育山多峰少、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还很突出,与全省“走在前列”的要求很不相称。为推进我省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我省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实施“双一流”建设,完善高校治理体系,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科教融合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16年4月,我省印发《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7个方面、33条政策措施,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同时,制定了改革涉及的13个配套文件,同时结合需求,又配套制定了15个具体领域的制度方案,基本搭建了我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政策框架。加强高校党的领导,推进高校二级学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2016年12月26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6〕34号),提出“十三五”期间,省财政设立50亿元专项经费,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支持高校争创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并明确了“双一流”建设标准。推动科教融合发展,深化我省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科融合,集聚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推动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山东交通学院,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青岛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等工作。实施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专业分类拨款定额改革,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办法,采取控制总量、停撤与新增等量置换、调整本专科专业结构等方式,引导高校主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体系,合理控制本科专业规模。

您提出的以3所部属高校为龙头,建设综合型优势高校群以及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建设产业技能型优势高校等建议,非常好。部属高校是我省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在学科建设、科研开发、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走在全省高校前列。我省在“双一流”建设中,将部属高校作为重点建设单位予以支持,并积极推进省部共建工作,推动部属高校带动全省学科的快速发展。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加大对部属高校的扶持力度,积极发挥部属高校的带动作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经略海洋和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围绕着人才需求,我省以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行业企业名家、职教名师、专家教授,成立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技术规范的有效对接,以能力递进为主线,一体化设计不同学段课程,以实现产学良性互动为出发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围绕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我省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搭建合作平台,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助推我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山东是儒家文化发祥地,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济宁市提出的在曲阜建设孔子大学建议,要求国家有关部委认真研究。我省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协调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教育部支持,做好相关推进工作。同时,在学科建设、项目立项、资金配套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儒家文化研究及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8年7月25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