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委员提案
对《关于加快我省人才支撑政策改革的建议》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01058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11-03 14:24 浏览次数: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12010588号提案的答复


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人才支撑政策改革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及省委实施意见印发以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以来,我厅统筹布局、科学谋划,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省高校人才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持续保持全省人才主体优势。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态势,我们也深刻认识到,高校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高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开放灵活引才用才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支持力度有待强化等方面。我厅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深化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教育培养引进创新人才主阵地作用,到2020年实现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数量翻一番的目标,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做出新贡献。

一、激发人才工作活力。改革创新适应高校人才成长规律、激发人才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高校人才政策。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会同省人社厅研究制定有效管用的政策措施深化高校岗位管理制度改革。根据高校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统筹高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重点支持人才团队建设,建立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制度,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比例。高校在核定岗位等级、数量内,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按规定自主制定岗位任职条件、竞聘上岗方案,自主评价、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创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办法和评聘机制,鼓励和支持高校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扩大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规模,选派优秀青年人才赴海外访学研修。在科研项目立项和科研平台建设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鼓励青年人才与创新创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保障青年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权益。

二、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以“泰山学者”工程为统领,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按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势学科”的模式,通过“一事一议”方式,面向省外、海外全职引进顶尖人才及核心成员,带动高校在学术科技创新方面进入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行列,促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启动实施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强化青年人才战略储备。努力打造“泰山学术论坛”“泰山学者主题沙龙”“青年泰山学者论坛”3项高层次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精品活动,推行“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高端化”办会模式,构筑学科融合、人才汇聚的学术高地,建立海内外高端人才常态化引介平台。加强省高校人才库建设,详细掌握高校人才资源现状、“高精尖缺”人才需求,详细掌握山东籍或曾在山东高校学习工作过的各领域标志性人才分布情况,绘制高校人才“图谱”。推动高校海外引才制度化,建立高校海外引才联盟,支持重点高校“走出去”对接引进人才,通过组织“齐鲁之约”高校海外引才团,充分利用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政策、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等,广泛开展推介活动,抱团引才、以才引才聚才。充分发挥市场化猎头公司、海内外知名人才网络媒体作用,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开展引才合作。

三、构建创新发展平台。一是支持高校特色发展。多渠道筹集50亿元,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积极支持驻鲁部属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力争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或世界前列;积极支持省属高校争创国内一流,力争一批学科进入国内领先或世界一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中国康复大学、中国能源大学,加快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医科大学建设。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筹建山东创业大学。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完善经费拨款导向机制,鼓励引导高校主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亟需相关专业,新增或重组一批新兴交叉专业,优化升级一批传统专业,5年内打造100个左右对接十强产业的学科专业集群。三是推进协同创新发展。发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继续建设一批紧密对接十强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5年内,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达到100个左右。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对企业、产业部门开放,形成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四是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完善配套政策,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探索试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新路径,支持高校与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口合作长效机制,并通过建设高校地方工程分院、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学科技园联盟、创客空间等,提升高校科技成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到2020年,全省创立100家以上具有较强产品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学科性公司,并力争培育部分学科性公司上市。

再次感谢您对高校人才工作的关心支持,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抓好有关意见建议的落实,不断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8年7月19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