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12010023号提案的答复
省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齐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200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将《传统文化》作为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之一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6年4月,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组织开展了教科书审查修订工作。2017年秋季学期我省中小学全面启用了新修订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新修订的教材中,我们已将齐玉芝代表提到《管子》《晏子春秋》部分篇章如:《管子﹒心术下》《管子﹒牧民》《管子﹒水地》《晏子春秋﹒内问上第二十五》以及晏子论和同、《史记﹒管晏列传》等篇目列入了地方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中。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抓好地方课程开设,指导学校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特色齐文化校本课程。同时,不断加强校外教育,在研学旅行、校外实践版图绘制、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推广宣传齐文化。同时,我厅结合我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加大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8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