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对《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先行的建议》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180534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11-03 13:19 浏览次数:


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2018053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先行>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我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养培训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注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具体有以下做法:

一是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2008年,我厅制定了《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将《传统文化》作为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之一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从2009年起,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发了以弘扬优秀文化、塑造学生品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课程,统一课时开设要求,纳入地方必修课程管理。2015年,启动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研制工作。2016年4月,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2016年9月,我厅发布了《关于公开受理传统文化课程教科书报审的通告》,组织开展了教科书审查修订工作。2017年秋季学期,我省中小学全面启用了新修订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由此,山东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学段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省份。

二是注重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我省大力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中开设传统文化专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投入专项经费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指导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之中。每年定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工作主持人高级研修。2017年,举办了全省高校辅导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培训班、全省首届大学语言文字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修班等。2018年至2020年,将对全省每个初中的1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进行轮训。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我厅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少年儿童书信文化系列活动、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艺术家进校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各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也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讲座、论坛、辩论、经典朗读等活动,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全省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中小学校推荐、遴选,组建了100多人的“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省级专家团队。并对专家团队进行集中培训,提升团队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对我省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指导。

今后我们将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文件要求,在曲阜师范大学建立山东省大中小学教师传统文化培训基地,利用地处孔子故里办学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发挥曲阜师范大学的优良传统、师资等方面的基础优势,承担起全省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和研修、体验等任务,进一步推动我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和文化建设,提升我省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继续深化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加大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传统文化课程目标落到实处。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您的中肯建议。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8年5月11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