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对《关于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180223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11-03 11:23 浏览次数:


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2018022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宋爱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省各级教育部门和大中小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改革,积极构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纵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联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共同推进的大德育格局,基本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局面。

一、实施德育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全课程、全员育人

2015年,制定出台《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研究制定《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一体化指导纲要》,实施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实践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一体化建设。挖掘提炼包括语、数、外等14门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强调课程核心素养与德育的有效契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归纳设计12个类型的德育实践活动,强化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全课程育人的目的。在高校积极推进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德育综合改革,制定出台《山东高校德育综合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及四个配套文件,在29所高校开展思政课综合改革,制定出台《山东高校学科专业德育实施方案》,推动学科专业教师将德育融入专业教学,着力构建课程思政体系。

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落地生根

立足齐鲁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积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2014年上半年,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全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组织编写《中国传统文化读本》,持续推动高校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平台建设。2016年省政府投入1050万元支持16个高校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遴选50个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建设。利用建国、建党等重要节庆日举办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孝行齐鲁”、“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节俭养德、“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四心”教育等活动,连续举办了全省高校《论语大会》,青年学生自觉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德育

坚持把网络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是积极推进融媒体建设。根据不同网络平台、不同网络社群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建设新媒体矩阵,成立省级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二是开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全省高校“网络文化节”和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作品评选,引导高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增强校园主流舆论引导能力。三是建强网络队伍。组建全省教育系统网络评论员队伍,鼓励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设博客微博微信。实施“易班”推广计划,启动网络工作室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建设30个省级优秀团队。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2011年在全省高校组织开展了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修订完善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和《关于在全省高校实施大学生导师制的意见》。每年组织开展全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的评选表彰,推行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先后开展了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王克老师、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学习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坚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结合您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学校继续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深化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一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健全教师队伍的选拔、聘用、培养和考核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发挥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和主导作用。二是建立健全学生德育考核机制,制定量化考核指标,纳入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结合高考、中考改革和综合评价招生,建立、健全过程性考核机制,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考核。三是通过开展“优秀学生”“最美少年”“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挖掘、树立和宣传青少年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宣传。制作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公益广告或微视频,利用学校媒体、社会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引起社会各个层面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五是充分发挥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作用,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18年4月20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