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教育资源短缺、部分居住区“入园难”“入学难”,这是各个城市在教育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济南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作为,加快推进中心城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一、中心城教育资源配置历史情况
(一)中心城教育资源负载较重。2017年,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1112所(幼儿园716所、小学272所、初中64所、九年一贯制32所、普通高中28所),占全市的49%;在校学生60.56万人(幼儿园14.57万人、小学28.47万人、初中10.86万人、普通高中6.66万人),占全市的64.4%。
(二)原基础教育设施规划标准与精度偏低。执行的幼儿园37.5、小学63、初中32、普通高中16的千人指标较低,导致测算出的教育设施办学规模不足。没有采用省级指标,造成教育设施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足。仅明确教育设施大体布点位置、办学规模和占地指标,未精确到项目四至和具体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三)实施机制不健全。一是规划调整随意性大,存在开发商调整配套教育设施位置,压减教育设施建设面积现象。二是在教育设施规划落实、拆迁、土地熟化与供应、审批、建设、预售、竣工验收等阶段,缺乏制度卡口。三是土地补偿“同地不同价”。教育用地补偿价格相对较低。四是建设项目手续办理复杂,环节多、部门多,项目开工手续办理时间长。
(四)历史欠账多。经摸底,济南市中心城141个小区教育资源存在应规未规、规划未建和规模不足问题,缺少、未建或不足教育设施200处(幼儿园98处、小学71处、初中30处、高中1处)。
当前,随着“二孩政策”、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租购同权”试点,将带来大量就学需求,对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二、编制《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
为解决中心城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济南市编制了《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明确教育设施四至位置、建设年限、建设主体和投资大体概算,突出了可实施性。
(一)定标准
1.科学测算千人指标。研究确定中心城区幼儿园45生/千人、小学78生/千人、初中34生/千人、普通高中18生/千人,较上版基础教育专项规划提高约20%。 同时,各区根据就学需求提出差异化千人指标。
2.研究确定建设标准。按《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201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7年征求意见稿)等要求,结合配餐、学生宿舍设置确定义务教育和高中的配建标准。学校用地参照省标Ⅱ类用地标准执行,幼儿园按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2010年)执行,生均用地标准较上版专项规划提高约32-50%。
3.摸清常住人口规模。各区常住人口经相关部门统计、区政府核实确认,中心城区2016年现状常住人口450.28万人,预测2020年将达到504.57万人,预计增加54.29万人口。
(二)找缺口
按照确定的千人指标以及各区常住人口,测算出各区至2020年各类基础教育学位需求。在对比现状学位基础上,找到各区基础教育资源班额缺口。至2020年,中心城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中分别缺少班级2139班、2979班、982班、335班。
(三)落布局
今年7月16日,济南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由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街道办事处为网格单元,规划新建(含少量改扩建)教育设施385所(幼儿园202所,小学100所,初中47所,九年一贯制28所,高中8所),各区各类教育设施均能补齐缺口,确保满足需求。
三、制定《中心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意见》
为落实三年建设规划,8月6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济南市中心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意见》(济政办发[2018]24号)出台,全面规范了济南市基础教育设施自规划策划到建成使用全过程。
《实施意见》创新了五个重要卡口:一是严格按照居住人口规模规划配套教育设施,否则市规划部门不予出具规划条件;二是优先熟化教育设施用地;三是达到教育设施配建相关要求后,再进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四是市发改、规划、建设等部门在审批开发项目立项、规划、建设等手续时,优先或同步审查审批配套教育设施手续;市建设部门在审批商品住宅预售许可时,监督把关配套教育设施与商品住宅同步建设的进度;五是配套教育设施未与首期商品住宅同步完成建设的,市建设部门不予办理商品住宅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市国土部门不予办理商品住宅房屋不动产登记。
《实施意见》同时明确了土地收储同地同价政策、集体土地上无证住宅拆迁补偿政策、项目拆迁跨区落地原土地开发利益分享机制;教育设施按计划实施的土地、财政激励机制;历史遗留教育用地和设施产权依法回收办法;教育设施改扩建容积率调整办法;教育设施建设审批绿色通道;新建学校机构及教师编制补充机制等具体配套政策。
目前,济南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规划新建(含少量改扩建)的385所教育设施,已有262所学校确定了三年建设计划,已开工99所,已竣工64所。可以预期,在未来三年内济南市将有效增加城区基础教育资源总量,切实保障市民群众对基础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