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创新创业教育
烟台职业学院:构建与专业贯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发布日期: 2017-08-22 00:00 浏览次数:

  烟台职业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星级示范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建立学院统一领导、部门协同配合、院系二级联动纵向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与专业贯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显现良好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一、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贯穿人才培养全程

  (一)以“双创”提高人才培养标准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技能型双创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我院制订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修订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以“三融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学科交叉、共建共享、模块设课、分类培养、教研贯通”的原则,建立专业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融合、教学与研发生产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对接。

  二、双创教育深度融合专业课程

  (一)“1+X+Y”,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1”是指必选课《创新与创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核心主干课程;“X”是指《创新思维与方法》等20多门任选课以及学院引进多年的KAB、SYB创业培训。2007年起举办KAB创业培训班,已培训学员1000多人。2011年起组织SYB创业培训,已培训学员4000多人;“Y”是指在所有公共课和专业课中添加创业教育内容,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如两课突出诚信、合作、礼仪等创业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指导》课突出抗挫折、自信、阳光心态等创业心理教育,《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课突出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等职业素质教育,各专业课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挖掘专业技能创业因素,介绍本专业成功的创业案例,整合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创业指导等,培养双创综合素质。

  (二)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群发挥能量

  为加大高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依据“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应对实战”原则,逐渐开设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如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分类开设研究方法、学科专业前沿等通识课程; 打通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体现行业特点、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的专业课程;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始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企业经营管理类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已初具规模。

  三、双创教育有机衔接实践教育

  将实践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贯穿于学生全部实践教育始终,开展于班、系、院各个层面,探索形成进阶式多维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

  (一)成立专业创新创业班

  在经管系、艺术设计系等条件适合的专业,成立试点创业班,将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如,经管系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了淘宝网店创新创业试点班,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注册运营网店,进行商业实战训练。目前,多数网店已见经济效益,很多同学已将自主创业作为职业选择,解决了文科生就业难问题。

  (二)建立系专业实践营

  各系依托特色专业和优势,通过设计模拟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成为经营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定任务、定产量、定成本、定奖罚,参与成本核算、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如食品与生化工程系成立了“食品研发生产公司”,组织并指导学生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目前,该公司由学生自主开发的以葡萄酒为主题的“葡萄酥”、“白兰地蛋糕”等系列食品已经成功推向市场,与张裕葡萄酒城之窗有限公司签订了旅游产品订单,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对外经贸系成立外贸公司、信息工程系成立影视制作工作室,这种创业实践方式既彰显了高职特点和区域特色,又增强了创业教育实效,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干劲。

  (三)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开展综合实践

  大学生创业园集素质养成、专业实训、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多种功能为一体;通过创业指导中心和项目所在系进行二级管理,对入驻学生提供“创业前咨询”、“创业中扶持”、“创业后服务”,由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并收获在课堂、考试、教师传授中无法获得的客户关系、商业网络。有500多个项目参与筛选, 180多个项目入驻,入驻企业100%盈利,有的已成功孵化。例如“食尚屋”创业团队成员食品系学生宁鹏毕业后自主创业,开办了“宁记”食品厂,员工数十人,成功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四、依托三大平台,培育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

  (一)发展专业社团协会

  学院发展星光电子社、无人机俱乐部、KAB创业俱乐部等200多个专业社团,按在校生人均20元/年标准提取社团活动经费,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社团由校内外导师担任技术指导,开设跨专业选修课,全方位指导学生研习创新创业应用,学生结合专业和兴趣开展活动和研究,从企业、生活中寻找创新课题,进行创业训练。如电子工程系的无人机协会由发烧友转向应用开发,已与栖霞苹果合作社合作,签约无人机撒药项目。

  (二)举办“四覆盖”创新创业技能大赛

  学院通过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竞赛,将大赛覆盖到所有系部、所有专业、所有教师和所有学生,鼓励学生跨校、跨年级、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参赛队伍,发挥群体智慧,整合校内竞赛资源组织参加大赛,不断完善项目,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孕育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催生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和成果。近年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5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9个,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6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14个,其中低碳、节能、光伏发电、老年护理等创新发明项目(产品)在全省、全国展示。

  (三)加强创新创业研究

  学院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支持教师、学生与政府管理部门及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研究。成立图形图像识别、电气自动化等10多个专业研究所及工作室,这些研究所大部分以校企合作形式,引进生产一线的技术攻关项目,师生共同开展研究,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到技术研发过程。

  近几年,《创新与创业》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完成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开发任务,承担院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 36项,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教材2部,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多措并举,建设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团队

  一是对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学管负责人、辅导员进行KAB讲师、SYB创业培训师、创业实训师、国际创业教练等培训共50多人;二是聘请企业、高校、科研单位、政府职能部门等领域30多名专家、创业校友、创业企业家者,组建“创业专家导师团”;三是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把技术开发服务作重要内容,要求专业教师每人都要制定科研计划,通过横向合作方式参与技术研发,同时把相关项目导入课程,师生共同参与技术攻关,共同成长。如,信息工程系的王枚博士,是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担任市智慧城市技术专家,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有多项成果,她将相关项目带回学校,师生组队共同研发取得良好成果,从这个团队走出去的10多名学生已成为烟台市软件公司技术骨干。

  联系人:杜在娟,0535-6927079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