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教育扶贫
泰安岱岳区精准推进教育扶贫
发布日期: 2017-07-17 00:00 浏览次数:

  岱岳区教育局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全力推动教育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遵循“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扶贫效能,只增不减”的工作思路,在贫困村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学校成长联盟组建、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志愿者服务、乡村教师培养培训、贫困户就业能力提升等八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是加大投入,不断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在完成祝阳镇姚庄幼儿园、夏张镇周家坡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的基础上,区教育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80万元,为夏张镇韩家岗村幼儿园等11处幼儿园配足配齐幼儿园办公设备、玩教具及图书等,满足保教活动需要,改善办园条件。同时,结合“全面改薄”规划任务,投资30余万元,对姚庄小学教育教学设施进行升级配备,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实力。

  二是突出应用,持续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完成贫困学校网络改造、班班通设备更新的基础上,对任课教师从教学一体机的使用、网络资源的获取、课件的制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开通岱岳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优质学校优质课、优秀教学实例等教育资源与贫困学校之间的网络共享。协助农工党开展“班班通-同心助学助力教育信息化”公益活动,捐助全区班班通设备100套,教学资源、软件学习卡16套,共计30余万元,进一步提升了贫困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

  三是强弱联合,全面实现结盟学校间抱团发展。组织岱岳实验中学、岳峰小学、山口中心小学等优质学校与祝阳镇、夏张镇、马庄镇等中心小学教学点结为学校成长联盟,建立联盟学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教育教学观摩活动,不断加强文化建设、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家校共育等方面的论坛交流。在教师层面,实施“青蓝”结对帮扶工程,选拔优秀教师与被帮扶学校教师结对,在业务能力、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教学成绩等方面加强协作,捆绑考核。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网络沟通,进行网上备课、课题研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四是创新载体,多渠道强化贫困村学校师资配备。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2016年全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220人,新招聘教师的80%以上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今年,全区计划招聘教师240人,目前正在制定教师招聘简章。积极与泰山学院、曲师大等师范院校联系,挑选符合乡村需求的学科教师,开展实习支教。今年已安排80余名师范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并将省下达的23名“三区”支教教师指标安排到乡村和贫困地区。全面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和镇(街道)内学校紧缺教师走教制度,全区交流人数达到360余人,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以“岱岳教育双周论坛”为主要培训载体,定期组织乡村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实施送教下乡计划,组织名师、名校长等参加送教下乡培训团,采取送教下乡、送培上门形式,对乡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共培训乡村教师2000余人次,有力提升乡村学校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五是以生为本,立体化构建学生精准资助体系。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格预申请宣传发动工作,印发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致初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 17300余份。落实2017年春季义务教育寄宿生补助资金164.68万元,受益学生2647人;落实赴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经费34.62万元,受益学生24人。落实春季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46.5万,受益学生465人;落实中职生均公用经费928万元,受益学生5704人,真正完成构建覆盖各教育阶段的精准资助体系。

  六是以爱为先,全方位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通过宣传版面、板报、网站等形式,认真做好贫困村留守儿童关爱宣传工作。建立贫困村留守儿童档案,做到一生一档,全面摸清贫困村留守儿童信息。完善贫困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室和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建设,定期开展“一对一”留守儿童关爱帮扶行动。借助“千名教师访万家”教师大走访、家长开放日、学校家长会、教育共同体建设等途径,广发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经验,全方位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七是服务至上,大力开展教育志愿者服务行动。完善区、镇、校三级教育志愿者服务网络,以贫困村学校、学生和家庭需求为导向,实施志愿帮扶活动。1月22日,岱岳实验中学教育志愿者,对辖区内的学困生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送去了学校、教师的关爱与祝福。4月29日,区教育局与市教育局团委共同主办“教育惠民大篷车”、“流动青少年宫”走进岱岳区主题公益活动在山口镇西太平小学举行,共有200余名学生参加,学生参加了外教拉呱、泰山皮影、3D电影、科普体验等公益项目,丰富了科学知识,拓宽了学习视野,坚定了学习信念,活动为乡村孩子成长、成才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是因地制宜,依托社区教育强就业致富水平。对职业学校家庭贫困学生实施“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精准脱贫”,开通“入学、就业”直通车。5月3日,召开职教招生联络员会议,对所包保镇中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数和报考职教中心学生数进行摸底,为实施订单培养奠定基础。加强社区各类教育文化资源的统筹,以粥店街道粥店社区为典型引领,全力构建城乡社区教育网络,对农村需转移就业劳动者、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各类劳动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和以需定培、以培供需、定向输出的订单培训。今年以来,全区依托社区教育中心,完成各类职业培训2000余人次,举办面向贫困生的招聘活动2次。(泰安市教育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