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学字〔2016〕10号
各市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精神,培养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和扎实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进一步提高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四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培养的需求,从实战角度强化学生从教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检验师范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师范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充分调动师范类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求职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二、参赛对象
全日制普通师范类专业毕业年级学生(含专科、本科、研究生)。
三、比赛安排
本次大赛分组织发动、学校初赛、省级决赛三个阶段进行,省级决赛阶段举办现场供需见面活动。
第一阶段(2016年5月—6月):宣传发动、组织报名。各高校要积极做好本次大赛的宣传工作,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参加学校初赛。
第二阶段(2016年9月):学校初赛。各高校要根据通知要求,参照省级决赛学科划分和比赛内容,制定竞赛方案,认真组织学校初赛(各校参赛人员不得少于毕业生人数的70%)。
第三阶段(2016年10月):省级决赛。省级决赛由省教育厅组织,委托有关高校承办。各高校在初赛的基础上,根据分配名额上报参加省级决赛名单(各校参赛选手中学校推荐占50%,省教育厅从各校初赛名单中随机抽取占50%)。
省级决赛结束后,组织参加赛事观摩的中小学校长及相关人员与决赛选手现场供需见面活动。
四、比赛分组
大赛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其中小学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3个学科,初中、高中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生物等7个学科。
五、比赛项目
本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由说课、模拟上课、答辩三个部分组成。满分100分。
(一)说课(占30%)。说课时间限定在10分钟内。针对抽取的课题,简要阐述自己对学情、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等的分析、应用和安排。
(二)模拟上课(片段,占50%)。模拟上课时间限定在15分钟内。参赛者依据教学设计,自主选择一个“教学片段”或“环节”进行模拟上课。要能突出新课程理念,展示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体现创新精神和课堂教学研究的能力。板书设计可以在说课过程中呈现,并注意做出必要的说明。
说课和模拟上课环节可以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答辩(占20%)。答辩时间限定在5分钟内。答辩内容包括教学和学生管理(主要是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参赛者根据评委提出的问题,现场作答。
六、奖项设置
(一)个人奖:每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同时,为一等奖获奖选手的辅导教师颁发优秀辅导教师奖。
(二)组织奖:根据各高校初赛组织情况(其中:参加初赛人员必须达到毕业生人数的70%以上)和参加省级决赛学生的成绩综合评估,颁发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为省级优秀毕业生。对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学生,在专升本报考相关专业时,可以免于专业综合课和技能测试,其专业综合课和技能测试的成绩视为满分。
对优秀组织奖、一等奖次获奖选手和优秀辅导教师分别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省级决赛获奖单位和个人由省教育厅颁发奖牌和获奖证书。
七、工作要求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本校初赛,成立学校赛事组织领导和办赛机构。学校就业、教务等部门及相关学院要密切配合、分工负责、共同参与,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认真制定竞赛方案,严格规范组织比赛,保证赛事活动顺利进行。对从业技能大赛初赛获奖学生,要以学校名义进行适当表彰。各高校要以此次比赛为契机,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展示、板书评比、课堂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培养,提高师范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请根据名额分配表(见附件4)确定的限额,于9月26日前将推荐选手报名表(附件2,excel格式)、初赛名单(附件3,excel格式)、学校初赛组织方案、竞赛规程和竞赛结果一并报我厅学生处。
各市教育局要积极协助驻地高校办好赛事,广泛宣传赛事活动,认真组织有关中小学校长和相关人员观摩比赛,参加供需见面活动,积极吸纳优秀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
省级决赛时间、地点和比赛规程另行通知。
大赛联系人:任永红 王子尧,电话:0531-81676803(兼传真),电子邮箱:jytxsc1312@163.com,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29号山东省教育厅学生处,邮编:250011。
附件:1.评分标准.docx
山东省教育厅
2016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