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工作基础上,2014年青岛市市南区政府计划投入资金4290万元,继续对区属中小学启动食堂建设和改造,为18所尚未有食堂的学校按A级标准新建食堂,对1所现有学校食堂进行改造,对5所现有的学校食堂进行燃气改造,受用房紧张限制的学校将合建一所配餐中心,让全区学生吃上放心午餐。
本报讯(记者 孙军)“终于可以在自己学校食堂吃饭了!”、“今天中午的菜我都爱吃!”日前,从青岛大学路小学“大学餐厅”走出来的近2000名小学生高兴地相互谈论着学校正式开灶后的第一餐。从去年开始,青岛市市南区把全面建设中小学配餐中心和食堂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年底之前全区34所中小学的3万多名学生都能在学校吃自己学校食堂或区教育配餐中心做的安全、营养、放心的午餐。
午餐质量关乎学生身体键康,一直以来备受家长、社会关注。市南区地处青岛市老城区,也是风景名胜保护区,受教学用房高度紧张的影响,此前全区34所区属中小学中,只有7所学校建有食堂,其余学校采取配餐公司配餐的供应方式。青岛市市南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让全区中小学生都能吃上安全、营养的午餐,从2013年开始启动了中小学配餐中心和食堂的全面建设。
2014年3月,投资1162万元建设的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市南教育西部配餐中心投入运营,该区西部7所中小学师生就餐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为把这项老百姓格外关注的民心工程做实、做好,2014年区政府计划投入资金4290万元,继续对区属中小学启动食堂建设和改造,为18所尚未有食堂的学校按A级标准新建食堂,对1所现有学校食堂进行改造,对5所现有的学校食堂进行燃气改造,受用房紧张限制的学校将合建一所配餐中心,让学生都能吃上放心午餐。除用于学校食堂建设和改造外,该区还将对区配餐中心和全区中小学食堂人工费、水电气费等给予全额资金补助。
记者在大学路小学食堂现场看到,储备间、洗碗间、消毒间、餐厅都是高标准建设。校长陈英告介绍,作为一所具有80年历史的老校,大学路小学长期以来没有学校食堂,以前学生午餐让不少家长很头疼,配餐送到学校容易凉,而“小饭桌”价格比较贵,孩子吃完午饭就被“轰”出来在马路上玩,很不安全。“现在学校有了食堂,全校学生差不多分两拨就能在食堂就完餐。学校还专门聘请了营养师,根据学生成长需求设计食谱,在确保学生口味的同时,保证营养。”据市南区教育局局长赵辉介绍,年底前全区中小学食堂建设工作将全面完成,届时全区34所中小学校都取消来自社会配餐公司的供餐,吃上教育配餐及学校自己食堂做的更营养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