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文件函件 > 政策文件
关于做好2012年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2-03-26 00:00 浏览次数:

 鲁教师字〔2012〕3号


 


各市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整体素质,根据我省教师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山东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2011-2015年)》(鲁教师字〔2011〕3号)精神,现将2012年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原则


贯彻落实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统筹规划、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以实施“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为抓手,以集中培训、远程研修和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大力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推动教育事业内涵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训任务


(一)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活动


各市各学校要将师德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列入培训项目。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职业道德学习和讨论。各市各学校要结合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和本地本校实际,开发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注重实效的师德教育活动,要把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各学段教师师德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1.实施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


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和平台建设,采取集中研修与常态化研修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主要任务包括:


(1)高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以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修内容共设9个专题,72学时。


(2)初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框架设计课程资源。初中教师研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小学教师研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品德与生活(社会)7个学科。每个学科6个专题,36学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集中远程研修结束,秋季开学后,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教师继续进行“双对接”远程研修,其中,课例研究专题学习2周,课例打磨3周,共18学时。


(3)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培养幼儿园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本项目共36学时,集中研修6天,计划于8月下旬组织实施,以市为单位组织参训。


2.组织实施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对全省1700名中小学(含幼儿园)骨干教师和990名骨干校长(含幼儿园园长)进行集中培训。2011年通过邀标形式确定的项目承办机构经评估合格的,继续承担原有培训项目。新增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和中小学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两个项目,各培训100人。新项目承办机构通过邀标确定。


3.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根据第二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首期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届中考核结果,制定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下一阶段培养方案。加强特级教师管理,充分发挥全省名师名校长和特级教师的骨干引领作用。


4.组织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通过海外研修学习,加深其对国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了解,学习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能,拓展视野,启迪智慧,提高人文与科学素养,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型教师。


(三)高中校长培训工作


1.继续开展普通高中校长素质教育专题培训。配合我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的实施,不断提高高中校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6月下旬,继续举办全省普通高中校长素质教育专题全员培训班,对全省普通高中校长进行全员培训。


2.举办普通高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面向全省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的新任、拟任高中校长,参照《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举办山东省第80期普通高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计划培训120人。


3.举办普通高中校长提高培训。面向全省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在职校长,参照《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举办山东省第27期普通高中校长提高班。计划培训120人。


(四)国培计划与教育援助项目


1.认真做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至2012)》各项培训的组织工作,做好各类培训项目参训学员的遴选、报名、参训组织和总结汇报工作;做好远程培训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总结评优工作。


2.继续做好教育援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3.继续做好“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百县学科教师培训项目的组织报名、过程管理和评优总结等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教师年度培训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读书计划和“1+1”课程能力拓展计划;要认真做好参训校长和教师的选派工作,切实做好远程研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校本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要结合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校本培训模式试点,探索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机制和教师成长机制。要开展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校本培训扎实开展。


(二)各有关高校和项目承办机构要强化项目管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在认真总结2011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案,切实做好培训需求调研,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完善培训方式、方法,确保培训质量;做好学员管理工作,严格学员考勤制度;做好“山东省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专题网页信息上传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改进培训简报的质量,提高专业引领作用;做好培训项目的评估、总结和学员网上满意度调查工作。


(三)建设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组织各市教育局、高校和直属单位推荐部分教书育人突出,学术造诣较高,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具有丰富教师培训经验的骨干教师或教研员加入省级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同步建立本地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培训反馈,定期进行调整。


(四)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评审、遴选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制定统一技术标准,结合集中培训、远程研修、校本研修及网上磨课等,组织各级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开展优质教师教育资源(视频、课例和文本等)征集评选活动。


(五)加快建设“一体两翼”的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进一步完善山东省教育教育网,统一底层架构,在满足不同区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建设省、市、县、校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纵横贯通的网络联盟,实现全省各级平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联盟网站群与功能一站式服务。


(六)加强对教师、校长培训的管理。完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形成教师培训学分与绩效考核、职务晋升紧密挂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用足用好培训经费,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教师培训经费。省级财政经费主要用于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义务教育阶段远程研修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等。要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七)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评估检查和督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督导检查,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为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和中小学教育督导的内容之一。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各项目承办机构进行评估,达不到目标要求的,不予核拨经费,并取消学校的培训资格。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