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根祖文化 延续历史文脉
——游山西·读历史·讲大槐树故事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洪洞,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于汾河中下游,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的母亲河,山西的故事,就要从黄河讲起。
大槐树根祖文化生成于山西南部的黄河流域,壮大于黄河流经的主要省区。“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被称为我国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移民发源地,移民姓氏涵盖了李、王、张、刘等北方常见的100多个姓氏。从1370年到1417年,明朝政府在山西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近百万人迁往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移民遍布中原地区。因移民在洪洞大槐树下汇集转迁,此处也因此成为知名的移民遗址,成为移民后裔共同的乡愁。
大槐树是中国人的根,沿着历史的河流上溯,我们会在更璀璨的篇章里跟祖先相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文化中,祭祖祈福占有重要地位。首先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孝道的发扬,同时祭祖祈福又是一种教化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因此,我们将园区所蕴含的浓厚的根祖文化、姓氏文化、移民文化等相关资料整合、分类、汇编成书的想法,旨在将传统文化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让青少年以“参观+学习+实践”的形式来走进、了解有关寻根祭祖的传统民俗文化,让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其探索社会人伦关系,提升社会交际能力,使其在生活中养成孝顺父母,友爱同学,尊敬他人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
1.根祖文化。了解真实的祭祀文化,探秘中华根祖移民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责任意识。
2.姓氏文化。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与起源,从姓氏追溯祖先源远,从家风家训延伸到姓氏文化,从郡望堂号、谱牒文化了解更多的治国、齐家经典,探秘中华根祖文化的博大精深,延伸明朝历史移民的意义与重要性。
3.红色文化。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现场体验、访谈互动等方式,学习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的兴趣。在研学旅行中,鼓励学生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探索、思考和讨论。
4.民俗文化。通过探究式教学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设计了丰富的研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责任意识。 -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六、课程实施
(一)动员大会
动
员
大
会
行前动员大会
1.研学负责人组织研学前的动员大会,邀请公司研学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一起参与,介绍此次研学旅行的线路、景点、活动、装备、讲师、就餐等内容。
2.研学专员为学生发放《研学旅行手册》、宣传册以及结业证书。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了解研学旅行手册的相关内容以及景区相关注意事项。
行前准备工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研学活动,研学出行前一周,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者请教老师和家人的方式对移民历史、祭祖文化以及自己的姓氏进行知识储备与交流,并完成活动前的准备。
行前安全准则
1.团队行动一定要有整体观念。不得擅自行动、不得私自脱离队伍,如需脱离队伍。
2.遵守纪律,安全第一。服从领队安排,跟随研学讲解员的脚步,认真聆听研学讲解。旅行途中有时会经过陡坡、湖泊等景点,请结伴绕道而行。
3.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要爱护景区文物古迹、设施设备和景区的花草树木等。
用餐安全
1.餐前:不得高声喊叫,到处乱跑、敲打碗筷等。
2.餐时:禁止打闹玩耍,文明就餐,注意节约,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
3.餐后:餐具清洗后归放原位置,并有序离开。
物品准备清单
便携物品带、书包、水杯、衣物、舒适的鞋子、研学手册、笔计本、笔、手机、相机等各人所需电子产品、必备医物(口罩、创可贴、晕车药、免洗洗手液)
(二)研学进行时
第一项 开班仪式
一、开班仪式的目标
通过开班仪式,让学生们从思想上行动上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们普及大槐树文化,让学生们对景区文化有初步了解,促使学生们在课程过程中更好的吸收。
二、开班仪式地点
景区大门口、景区影视厅
三、开班仪式活动流程
1.签到
2.发放研学装备
3.致欢迎词
4.师资介绍
5.大槐树景区研学负责人致辞
6.宣布整个活动流程
7.宣读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项 研学流程
时间
课程名称
课程目的及意义
8:00
开班仪式
动员学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的热情,同时给学生们强调游览安全、注意事项等问题。
8:40
初识“根”字魅力
让学生们参观了解根雕大门及根字影壁的结构特点,认识各种各样的雕刻图案,学习影壁即照壁的文化内涵。
9:10
感悟移民历史
参观景区内的三组雕塑及移民浮雕图,认真聆听大槐树移民文化历史。
9:30
古槐祈福
学生们双手合十。默许心愿在碑亭处祈福,并将祈福带关于二三代槐树处。
9:45
缅怀革命历史
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献花默哀。
10:00
大槐树移民演出
观看大槐树移民实景演出,体悟先祖们被迫离开家乡的无奈和不舍之情。
10:30
传统祭祀
学生们在献殿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传统祭祀,了解祭祖习俗文化。
11:00
制作花馍
学生们动手参与制作花馍,了解学习山西面食文化。
12:00
午饭
13:00
传承姓氏文化
大槐树景区有丰富的家风家训文化,通过对学生们的教育引导来培养学生们的传承之心。
13:30
体验传统
拓印技法
学生们动手体验拓印技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4:00
参观民俗院落
组织学生们参观民俗院落,了解山西晋南民俗文化。
15:00
体验鲁班锁
以鲁班锁互动体验为主题,探寻中国古代器具之美,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木文化。
15:30
孝亲敬茶
学生们学习茶文化,并采用传统的方式向老师敬茶,感恩老师的教导之恩。
16:10
魁星点斗
组织诗句对答,让学生们积极参与答题。
16:30
结束仪式
研学负责人做活动总结。
第三项 研学内容
活动一:感悟历史脉络
课程地点:根字影壁 课程时长:20 分钟
课程内容:认识根雕大门、根字影壁、三组雕塑、过厅、移民浮雕图等景点。
活动二:古槐祈福
课程地点:碑亭、二三代槐 课程时长:1小时
课程内容:
①碑亭处通赞领读,全体学生跟读,全体学生双手合十,默默许下心愿,最后进行集体三鞠躬,礼毕。
②景区免费提供糖果供品,学生代表将供奉过的糖果分发给在场的所有学生。
③祈福后每位学生发放祈福带,将祈福带挂于二三代槐树处,活动结束。
活动三:缅怀革命烈士
课程地点:烈士亭 课程时长:15分钟
课程内容:
①研学讲师讲解革命故事。
②学生代表进献花篮。
③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有序进献小白花。
④向革命烈士致哀30秒。
⑤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献歌。
活动四:大槐树移民实景演出
课程地点:仿一代槐树处
课程时长:20分钟
课程内容:学生们观看具有较强科普性及艺术感染力的实景剧目《大槐树移民实景演出》,让学生们直观感受600多年前在古大槐树下究竟发生了怎样凄婉悲凉的一幕,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移民原因,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先祖们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到异地他乡发展生产的不容易,让学生们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学会感恩。
活动五:传统祭祀
课程地点:献殿 课程时长:20分钟
课程内容:体验、参与献殿祭祖仪式,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魅力及熔铸在古槐后裔血脉中的亲情和中国家族孝道的向心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孝德精神,传承优秀文化。
课程流程:迎请神主、敬香通神、典帛安神、敬献供品、奠酒献礼、敬致祝文、敬献乐舞、饮福受胙、鞠躬辞神。
活动六:制作花馍
课程地点:献殿 课程时长:20分钟
课程内容:
①研学讲师介绍花馍的制作过程及制作的品种数量。
②工作人员分发物料,研学讲师进行现场演示,并指导学生制作。
③制作完成后,进行蒸花馍,成熟后进行现场品尝。
活动七:体验传统拓印技法
课程地点:望乡阁 课程时长:30 分钟
课程内容: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工艺技术为载体,开展“品汉韵——体验拓印技法”活动。具体活动包含:观看拓印技法发展史,讲师讲解,学生操作体验共 3个环节。
活动八:孝亲敬茶
课程地点:民俗村四合院 课程时长:20 分钟
课程内容:在景区孝亲堂内举行“孝亲敬茶”的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向父母、老师敬上一杯孝心茶,拜谢养育之恩,培育之情,目的在于增强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让传统的孝德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课程流程:
①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孝德文化教育宣传片
②研学讲师带领学生更换明代服饰,采用传统方式向老师敬茶,行三叩首礼,向老师答谢教导之恩。
③学生们可在学业墙上悬挂自己理想的书签。
④为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三)结班仪式
第一项 收获与意义
1.回顾短暂而美好的旅程,同学们的相识相知,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交流分享、团结协作的场景,以及参加的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习了黄河流域中的根祖文化和姓氏文化,体验祖辈的光辉和不易,深化了爱国、爱家的情怀,坚定了勤学进取、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2.感恩老师、讲解员、工作人员在研学旅途中的倾囊相授、答疑解惑;感恩同学们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养育之恩;感恩景区提供的研学平台以及丰富的活动项目,为大家留下难忘的回忆。
3.肯定自己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向父母讲述研学中的趣事和见闻,为自己的研学旅行画上圆满的句号。
第二项 结班仪式流程
结班仪式流程
1
集合
在魁星楼前七星广场处集合整队
2
队名、队呼展示
由队长带领大家展示队名、队呼
3
唱红色歌曲
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
大槐树古训
一起诵读《大槐树古训》
5
研学手册展示
学生们相互展示研学手册完成情况
6
评选优秀学生
根据研学手册完成情况评选“优秀学生”。
7
分享交流
由“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谈谈今日的收获与所得。
8
总结讲话
1.由研学讲师对本次研学进行总结讲话。
2. 由研学负责人为学生们送上祝福和寄语,希望他们茁壮成长,成为最优秀的人。
9
合影留念
在根雕大门处集体合影留念
10
返程
大家集合乘车返回温馨的家
七、研学总体评价
请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研学活动进行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知识与技能
1.是否了解景区文化
2.是否了解移民历史
3.是否了解自己的姓氏文化
4.是否了解非物质文化传统祭祀
5.是否学会拓印技法
6.是否学会了制作花馍
7.是否学会了鲁班锁拼搭
过程与方法
1.在研学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和难题
2.在活动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积极回答问题
3.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是否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活动中收获的意义与启发
2.是否完成了研学手册的内容
3.是否对自己的成果满意
对自己的评价
团队的评价
老师的评价
-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知识与技能
1.是否了解景区文化
2.是否了解移民历史
3.是否了解自己的姓氏文化
4.是否了解非物质文化传统祭祀
5.是否学会拓印技法
6.是否学会了制作花馍
7.是否学会了鲁班锁拼搭
过程与方法
1.在研学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和难题
2.在活动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积极回答问题
3.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是否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活动中收获的意义与启发
2.是否完成了研学手册的内容
3.是否对自己的成果满意
对自己的评价
团队的评价
老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