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随黄河流域变迁,寻访古今生态发展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被提出,为了深入挖掘黄河时代的价值,现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特点研发了以“追随 黄河流域变迁,寻访古今生态发展”为主题的研学课程。通过行前查阅相关资料,化 石博物馆实地考察,湿地数据收集与分析,观察亚、非洲生物的差异性,天鹅湖设计制作生态瓶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理解“尊重生命、共享自然”的内在含义。
-
1、通过考察、探究来对比古今生态发展的变化,了解现代物种进化的现状,并
分析原因。
2、通过操作、实践、记录、合作、讨论和应用等一系列活动,意识到生态平衡及环保的重要性,集体制定保护方案。
3、通过实践、分享与交流,培养“爱护环境,以身作则”的道德情感,使学生深刻
理解“尊重生命,共享自然”的内在含义。 -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追随黄河流域变迁,寻访古今生态发展
课程对象
小学□; 初中R; 高中□;其他(请说明)
资源单位
齐河动植物科普
教育基地
研发单位
山东金话筒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研发主持人
冯印静
研发参与者
(5人以内)
解俊振、申静超、姚立峰、侯彩霞
孙熙然
联系人
冯印静
电话(手机)
15933225778
资源单位简介
(400字以内)
齐河动植物科普教育基地由山东省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强力打 造,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营业,集野生动物观赏互动、亲子游乐体验、科普研学旅游为一体,目前已被评为山东省级中小学研学基地。园区采用“大种群”“族群式”的方式,引进了〝国宝〞大熊猫等世界各地珍稀野生动物300余种近万头(只)。
精心打造的奇妙博物馆研学之旅依托标本馆、古化石馆的特有展藏,引入VR科技和仿真技术,让已经灭绝在历史长河中的远古、珍稀动物,再次“活”起来,在这里可以更直观、真切地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和物种的进化变迁,让研学更具体验性、互动性、趣味性。依托原生态的湖泊湿地地貌,创建了“一园一河”、“水陆空”的特色 观览研学模式。开创高空缆车、漂流船筏等4条游览路线,最大化的增加学生的体验性、互动性。十余个动物主题餐厅让学生满足味蕾的享受。不仅是富有"黄河水乡" 之韵的典范之作,也是一所天然的动植物科普殿堂。
课程简介
(200字以内)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被提出,为了深入挖掘黄河时代的价值,现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特点研发了以“追随 黄河流域变迁,寻访古今生态发展”为主题的研学课程。通过行前查阅相关资料,化 石博物馆实地考察,湿地数据收集与分析,观察亚、非洲生物的差异性,天鹅湖设计制作生态瓶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理解“尊重生命、共享自然”的内在含义。
具
体
具
体
课具体课程方案程
(2000字以内)
一、行前部分
研学前置课
➤研学活动说明会(课程要求、安全教育等)
➤制定研学手册
➤建立学习组织框架
➤制定课题规划
➤行前预习
研学出行准备
1. 知识准备
2. 物品准备
行前知识参考
纪录片
《HOME家园》《BBC:非洲》《地球脉动:生命礼赞》《脱贫攻坚:黄河大合唱》
书籍
《DK生态学百科》《一片叶子落下来》
研学目标
1、通过考察、探究来对比古今生态发展的变化,了解现代物种进化的现状,并
分析原因。
2、通过操作、实践、记录、合作、讨论和应用等一系列活动,意识到生态平衡及环保的重要性,集体制定保护方案。
3、通过实践、分享与交流,培养“爱护环境,以身作则”的道德情感,使学生深刻
理解“尊重生命,共享自然”的内在含义。
本课题方向包含以下课题
1、对比古今生态环境发展的变化,分析生物进化与灭亡的原因。
2、依据当代物种多样性减少的现状,讨论人类活动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因地理环境不同而导致生物的差异性,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从某些动物逐渐失去“天性”,探讨生态文明发展的历程。
鼓励学生自主提出相关研究课题,行前认真收集整理资料并记录下来;研学
中实地调查,写好研学项目汇报;研学后小组交流分享。
二、行中部分
(一)乘车管理
(二)食宿管理
(三)活动管理
1、研学过程
各个研学小组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针对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探究,观察、实践、记录、思考、讨论、等;
2、课程形式
听、看、做、玩、演、写、赛等形式,不拘一格。
3、教学策略
讲授教学与情景式教学、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究。
4、活动课程安排
时间及主题
参观或
学习内容
类
型
活动
任务
课程
实施
资料卡—学科知识链接
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
研学目标
第
一
天
追随黄河流域
找寻生命本质
上
午
研学开营
研学成才
必
修
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团队纪律
认领学习任务
明确活动要求
讲解
诵读
实践
语文—《黄河颂》
自主发展
健康生活
自我管理
品黄河文化
探究古化石博物馆
必
修
探究生物进化与灭亡的原因
对比古今生态环境发展的变化
观察
探究
讨论
分析
生物学—《生物进化的原因》《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文化基础
科学精神
勇于探究
下
午
走进鸟语湿地
寻访生命本质
必
修
理解生命的周期
见微知著:我和叶子的一生
观察
实践
体验
分享
道法—《绽放生命之花》
语文—《永久的生命》《秋天的怀念》
自主发展
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
湿地生物种类的统计与分析
考察
分析
数学—《数据的整理》
生物学—《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文化基础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
晚
上
学习促交流
分享共提升
必
修
活动分享与交流
探究
分享
社会实践-《正确表达自我》
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
安全记于心
演练践与行
必
修
住宿逃生演练
体验
社会实践—《学习安全知识》
自主发展
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
第
二
天
走进动物世界
维护生态平衡
上
午
实地考察
疯狂动物城之亚、非洲
必
修
对比两种环境下生物的差异
探究因环境不同而对生物发展的影响
观察
讨论
总结
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社会参与
实践创新
技术运用
动手操作
天鹅湖微型生态系统
必
修
设计与制作生态瓶
并填写生态瓶建造方案设计记录表
探究
实践
合作
化学—《空气与氧气》《生物与环境》
社会参与
实践创新
技术运用
下
午
辩证分析
濒临物种保护方式
必
修
动物园里某些动物“天生野性”的消失,关于此种说法,请辩证性地输出自己的观点
探究
分享
总结
生物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文化基础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
总结分享
尊重生命,共享自然
必
修
制定并分享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培养“爱护环境,以身作则”的道德情感
分享
展示
汇报
社会实践—《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社会参与
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
(四)安全管理
为了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全体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迅速合理地处理各种安全事故,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应急预案,进行管理
1、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2、安全事件处理原则
3、具体突发事件处理措施
参观时的应急预案、处理饮食卫生应急预案、处理人身意外伤害及疾病应急预案、活动时的应急预案、往返路程的交通应急预案、住宿时的应急预案等等。
三、行后部分
(一)研学成果的展示
个人成果展示
研学手册、研学日记、树叶生命周期绘画、生态瓶等。
小组成果展示
行前研究课题报告、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湿地生物种类的分析结果等。
(二)研学课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80分)
五个维度: 时间观念、纪律意识、文明礼仪、专注研学、团队意识
四个角度:每个评价标准有四个关键性评价要点
三个主体:学生 、同学、老师
两个对象:个人 、小组
一张量表:评价量表
终结性评价(20分)
作品呈现:有自主分析思考过程的研学手册
作品完成度:按时按量完成项目作品
内容原创性:包含个人理解和构思
语言表达:表达清晰,有独特的见解
(三)研学旅行成果奖
个人类
勇于担当奖 严于律己奖 专注研学奖 大胆创新奖 最佳讲解员奖
团队类
最佳团队奖 最佳创作奖 最佳辩论奖
综合类
特殊贡献奖
(四)研学活动课程延伸
学校环保公约—家庭环保公约—社会环保公约
-
过程性评价(80分)
五个维度: 时间观念、纪律意识、文明礼仪、专注研学、团队意识
四个角度:每个评价标准有四个关键性评价要点
三个主体:学生 、同学、老师
两个对象:个人 、小组
一张量表:评价量表
终结性评价(20分)
作品呈现:有自主分析思考过程的研学手册
作品完成度:按时按量完成项目作品
内容原创性:包含个人理解和构思
语言表达:表达清晰,有独特的见解
(三)研学旅行成果奖
个人类
勇于担当奖 严于律己奖 专注研学奖 大胆创新奖 最佳讲解员奖
团队类
最佳团队奖 最佳创作奖 最佳辩论奖
综合类
特殊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