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黄河三门峡·魅力天鹅城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黄河三门峡•魅力天鹅城”黄河文化研学课程,依托河南省三门峡市丰富的历史、人文、自然、文化等优势研学资源,带领学生走函谷、观砥柱、探仰韶、承非遗,充分体验黄河文化的精髓。这是一门底蕴深厚的课程,融汇了函谷关文化、“中流砥柱精神”、仰韶文化、非遗文化、天鹅文化;这是一门立德树人的课程,面向初中在校生开展的黄河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非遗体验、红色研学实践教育课程。

  • 1.通过对函谷关景区的参观,了解函谷关的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体会函谷关与《道德经》的文化魅力。
    2.通过游览百里黄河生态廊道,感受黄河“库岸一体、天鹅齐飞”的生态美景,体验党和政府造福于民的伟大功绩,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的信心和决心。
    3.通过参观万里黄河第一坝,了解三门峡大坝建设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
    4.通过实地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情感链接。
    5.通过在三门峡市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综合实践场馆实践体验非遗项目,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唤醒学生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6.让学生学会通过收集、整理、研讨、交流、走访等形式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安全自护、团队合作、健康环保、文明公德等意识。

作者: 河南省三门峡市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

适用年级: 7-9年级

建议课时: 5课时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七、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保障

    与参训学校共同建立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确定研学线路、明确研学主题、做好交通、餐饮、防疫等各项安全预案;研学导师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围绕研学主题,进班做好安全教育,通过专题讲座、观看视频等形式做好研前知识储备;各班排练好《少年中国说》、《道德经》等诗词,学唱《黄河大合唱》等歌曲,为开展活动做好准备。

    (二)课程实施过程

    本课程共包括:行前知识储备、行走函关古道、游览黄河廊道,走进仰韶文化、体验非遗项目五个课时。

    第一课:行前知识储备,研前攻略比拼

    【研学目标】

    1.通过行前宣讲、知识储备及准备活动,使学生了解本次研学实践的主要内容,从而为研学实践做好准备。

    2.通过准备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安全、环保、自护、合作、探究等意识。

    【研学内容】

    下发研学手册,学生按要求完成研学的前期知识储备工作及研学过程中的活动准备。研学导师将在研学途中组织知识抢答赛。

    第二课:行走函关古道,回溯千古历史

    【研学目标】

    1.了解函谷关的军事、政治、文化、历史等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主动性。

    【研学内容】

    通过行走函关古道、学圣贤咏经典、研习国学礼仪、历史典故寻踪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全方位、一体化学习感知函谷关与《道德经》的文化魅力。

    第三课:游览黄河廊道,传承砥柱精神

    【研学目标】

    1.了解黄河生态环境、天鹅保护等有关知识。

    2.学习三门峡大坝建设历史背景以及相关水利常识,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研学内容】

    感受百里黄河廊道的生态美景;参观三门峡大坝,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砥柱精神。

    第四课:走进仰韶文化,触摸文明曙光

    【研学目标】

    1.了解仰韶文化的考古历史、文化价值等有关知识

    2.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

    【研学内容】

    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从而增强守护历史文脉的责任感、传承文化基因的使命感。

    第五课:体验非遗项目,传承传统文化

    【研学目标】

    1.了解三门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文化价值。

    2.实践体验其制作方法及流程。

    3.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增强民族自信心。

    【研学内容】

    在实践中心综合实践场馆体验非遗项目:捶草印花、剪纸、绳编、烙画等项目,使学生系统直观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增强传承非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 课程评价以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采用师评、自评、互评、展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由教师、学生等从多角度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评价。

    1.评价方式:活动结束后,个人、班级、学校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并写出研学报告。通过自评、互评、主题班会展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包括前期准备、活动流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度、学生收获、学生表现、研修成果等。

    3.评价结果:评选出优秀研学成果、小组及个人,通过闭营仪式进行表彰,返校后学校通过班会、举办专题展览等形式进行展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