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疫情背景下的黄河源旅游体验馆
设计与参观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疫情对具有敏感性特征的旅游业的冲击显而易见,为适应疫情期间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为促进黄河源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基于疫情背景下的黄河源旅游体验馆设计与参观》研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青海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实践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首先以《寻找黄河源第一滴水》纪录片、生态资源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活动设计、特色产业五个要素为主题依次设计了黄河源旅游体验馆的五个展厅,接下来以学生对黄河源旅游体验馆一号展厅、二号展厅、三号展厅、四号展厅、五号展厅的参观为主线,通过丰富多样直观独特的参观方式深入了解黄河源的第一滴水、生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感受母亲河的伟大与神圣的同时感受到青海作为黄河源的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同时深刻感受黄河源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黄河源特色产业,为黄河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明确方向。
-
1.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为指引。通过《寻找黄河源第一滴水》纪录片的欣赏以及对生态资源的了解,感受黄河源作为五区之首,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的重大生态意义,深刻领会旅游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
2.黄河源文化作为河湟—藏羌文化区的主体,通过对黄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感受黄河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通过体验式的观光,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学生感受黄河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存在的安全隐患,深刻思考黄河长期复杂难治的问题根源,准确把握黄河流源洪涝灾害的规律。
4.以黄河流域“一轴两驱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为指引,以兰州—西宁新型城市群为发展机遇深入了解黄河源特色产业,为黄河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课程内容】
1号展厅:《寻找黄河源第一滴水》纪录片
设计理念:寻黄河源,铸黄河魂,寻找黄河第一滴水。
参观方式:观看视频
学生活动:“黄河之水天上来”,自古以来人们便对黄河之源展开了孜孜不倦的探寻。请结合河流的补给类型讨论黄河第一滴水的来源。
活动形式:小组交流讨论
2号展厅:黄河源生态资源旅游
设计理念:科学有效的生态保护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则是高质量生态保护的重要成果,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设计内容:
①扎陵湖、鄂陵湖旅游
参观方式:观看图片+导游讲解
学生活动:作为黄河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的旅游,应该如何做到旅游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活动形式:撰写小论文
②阿尼玛卿雪山旅游
参观方式:观看图片+导游讲解
学生活动:阿尼玛卿雪山作为黄河第一滴水的来源,是黄河源头上最大的补给水源。为保护和珍惜中华水塔的淡水资源,请设计一个科学有效的宣传标语。
活动形式:书面作业
③年宝玉则旅游
参观方式:观看图片+导游讲解
学生活动:年保玉则以花岗岩为主的冰川侵蚀地貌,拥有“天神后花园的美誉”,但因该地高原半干旱气候以及强大的冰川侵蚀和冰雪融水作用,土地沙化问题日益突出。请讨论研究年宝玉则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有效措施。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
④仙女湾旅游
参观方式:观看图片+导游讲解
学生活动:2021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在青海湖仙女湾,听取祁连山和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的介绍。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青海湖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活动形式:图书馆、网络、媒体等资料查阅
3号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
设计内容:
①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
参观方式:观看图片+导游讲解
学生活动:喇家遗址是黄河源上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请以互动交流的形式讲讲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的故事。
活动形式:讲故事
②积石山与女娲补天
参观方式:观看图片+导游讲解
学生活动:是女娲娘娘补天遗落人间的一块石头,积石山神光突现,引来无数神秘人物寻宝。请以互动交流的形式讲讲积石山与女娲补天的故事。
活动形式:讲故事
③临津古渡
参观方式:观看图片+导游讲解
学生活动:汉武帝时,古渡一带是兵家必争之地,汉羌各族聚居于此。据《隋书.炀帝记》隋炀帝亲自出巡陇右河西地区,亲临前线指挥与吐谷浑作战,从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1988年11月黄河大桥通车,结束了临津古渡的历史使命。结合材料谈谈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④柳湾彩陶
参观方式:观看图片+导游讲解
学生活动:青海被誉为“彩陶王国”,而柳湾则被称作是“彩陶的故乡”,这里是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的地方,也是迄今我国发现和发掘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和墓葬群。结合材料从原始社会聚落遗址的分布谈谈河流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活动形式:书面作业
4号展厅:黄河源娱乐体验活动馆
①九曲黄河刺绣活动
刺绣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在中国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黄河流域示意图,贯彻新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学生零距离的感受母亲河,让母亲河的要素特征入眼、入手、入脑、入心、让学生真正地读懂母亲河,激起学生对母亲的新的认知和喜爱。
道具:黄河流域刺绣
学生活动:绣制黄河流域示意图
②黄河源知识竞答抽奖活动
黄河源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承载着黄河源地区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黄河源生态环境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黄河源知识竞答抽奖活动通过黄河源知识闯关线上答题抽奖问卷调查的形式,内容涉及黄河的自然特征,黄河的发源地,黄河流经的区域,水患治理,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的文明,黄河的历史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黄河之美和黄河的文化与历史。
道具:微信线上答题小程序、抽奖转盘小程序、黄河源知识题库
学生活动:在线答题
③水库“水力发电”、“阶梯水库调蓄”模拟实验
黄河宁,天下平。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就是一部治国史,一部治国史,半部治黄史。通过对水库“水力发电”、“阶梯水库调蓄”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水库的防洪、防凌、发电、排沙等多项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意识到黄河源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
实验一道具:6个一次性纸杯、3个一次性塑料杯、吸管。
实验二道具:模拟发电机、塑料杯、模拟涡旋机、吸管、模拟水坝、水盆、水杯、灯泡。
学生活动:制作水力发电模型并绘制水力发电原理示意图
④文成公主历史剧表演
黄河奔腾不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黄河水引入了中国人黄河文明,勇于了中华文明文成公主庙,作为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位于青藏高原的三江之源,这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教会了我们祖先工作和纺织技术,香火缭绕,经久不衰,传递着黄河源的生生不息的文化。通过文成公主入藏历史剧的表演,重温历史,寻找黄河文化的根与魂,坚定文化自信。
学生活动:撰写《文成公主入藏历史剧》观后感
5号展厅:特色产业
设计内容:
①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②青海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③黄河源餐饮产业—舌尖上的黄河源
④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
参观方式:图片+讲解
学生活动:以黄河流域“一轴两驱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为指引,以兰州—西宁新型城市群为发展机遇,通过对黄河源特色产业的了解,为黄河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