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略黄河历史文化,践行红军长征精神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白银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以地域文化为主线,以社会资源为依托,研发了“领略黄河历史文化,践行红军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系统了解研学景区的地质地貌、乡土风情、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红军长征精神,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黄河文化和探究长征精神,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价值体认:在研学旅行中,引导学生了解白银人文历史,领略黄河历史文化,体认红军长征精神和白银精神。
责任担当:在研学旅行中,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与协同创新,培养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问题解决:在研学旅行中,引导学生合力完成研学任务,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创意物化:在研学旅行中引导学生树立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践行红军长征精神和白银精神,积极完成调查报告。 -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五、行前准备工作
(一)行前安全管理
1.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
2.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备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
3.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保险,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
4.根据安全预案要求配备指导教师及队医,并对跟班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5.分组:5-6人分为一组,选个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合力完成研学任务,并负责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统计资料,作为后期评价依据。
(二)行前资料准备
1.查阅景泰黄河石林形成原因及特点、火焰山矿藏成因等有关知识。
2.搜集并背诵长征诗歌、黄河诗歌。
3.了解红军长征历史,搜集红军长征故事。
4.学会一首黄河民谣或红军长征歌曲。
六、活动实施
(一)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组织学生俯瞰大自然完美结合的古石林群、22道湾、黄河、沙漠、绿洲、戈壁、农庄等景色, 参观水车园、羊皮筏子码头、石林民俗馆。
问题思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古至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造出了灿烂的黄河文明和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结合实际生活,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资源?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问题,合力解决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方式方法、优化方案,反思问题。
教师搜集学生表现性证据,并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和引导。
徒步饮马大峡谷(饮马大峡谷往返10公里),领略石林的雄、奇、险、古、野、幽的原始风韵。教师各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歌曲比赛,观察学生合作能力、生存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体认。
(二)白银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
参观白银露天矿坑遗址和矿山博物馆,通过4D影片观看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的历程和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体悟“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白银精神。
观察露天矿坑周边山体及地下渗水颜色、植被生长情况,撰写调查报告,讨论形成原因,探究如何有效防止对地下水继续造成污染?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问题,合力解决问题。
教师关注学生思辩能力、动手能力,搜集学生表现性证据,并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体认。
(三)会宁红军会师园旧址
参观会宁红军会师园旧址,聆听红军故事,瞻仰红军遗物,引导学生体认红军长征精神,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讲好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讲解员,向同学们讲解红军长征故事。
教师对学生研学表现、研学过程参与性进行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体认。
七、活动评价与分享
课程评价以本课程目标为依据,对照研学旅行成果评价表进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研学旅行成果,交流分享研学旅行体验和收获。
评价结果:评选出优秀研学成果、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个人和小组的思想品德,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向榜样看齐。
八、活动总结
肯定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倡导学生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母亲河,让黄河历史文化延续传承,践行红军长征精神。
-
课程评价以本课程目标为依据,对照研学旅行成果评价表进行评价。每个小组展示研学旅行成果,交流分享研学旅行体验和收获。
评价结果:评选出优秀研学成果、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个人和小组的思想品德,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向榜样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