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黄河 品鉴济南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本课程研发以习主席2021年10月20日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指导为契机,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为引领,实现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济南百里黄河流域独有的红色革命文化、绿色湿地生态、历史遗迹、泉水文化、各种场馆和学生校外实践劳动教育基地等丰富多彩的研学资源,开展“真情境、大任务”的项目学习,将爱国主义教育、正确的历史观、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绿色环保等文化理念渗透于行走的课堂之中,让研究性学习真实的发生,形成济南独特的研学课程。
按照“教育为本、以促进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原则,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自然知识的深度融合,达到“知行”合一、“研思”互融,除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体悟与体认黄河文化的精髓,还让学生成为黄河文化传播的践行者。 -
1.考察黄河生态,走进真实情境研究。走进黄河百里风景区,调研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和发展现状。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的认识。
2.探究跨学科问题,学会提出问题。通过实验了解黄河水文、体验湿地功能、探寻趵突泉成因、感受龙山文化,运用数学、语文、地理、生物、历史、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3.开展科技应用,体验科学家一样的研究。走进基地实验室、绿色能源基地,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领域的应用研究。
4.融入文化熏陶,彰显育人功能。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文化寻根活动;参观纪念馆、档案馆、科技馆和博物馆等活动,引导学生搜集素材,讲好济南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信任、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家乡归属感,社会责任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三、课程结构
本课程构建“一个综合自然教育中心+5个研学教育基地+N条户外自然教育路线”的自然教育研学体系,即以济南市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作为综合自然教育中心,黄河公园、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和济西湿地、龙山、趵突泉、百脉泉等研学教育基地为补充,红色文化东线、绿色生态南线等N条研学实践路线(见下图)为牵引,形成点、线串联,室内与室外教育展示有机结合,打造不同教育主题,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有条件地开展与资源特色相一致的活动。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课时与场域
研学旅行活动范围:以济南市为主,小学开展市内黄河东线研学,初级、高级中学开展市内黄河南线游。小学市内研学旅行需在两日内开展完毕;初级、高级中学研学旅行以2-3日为宜。
(二) 线路规划
研学路线以百里黄河公园为起点,开发东、南方向两条路线,分别是:
1.绿色生态南线(小学段):(黄河、九烈士纪念碑、毛主席视察处、黄河博物馆)—济西湿地—趵突泉(五龙潭、美铭广场、山东省委机关旧址、解放阁等)—学生校外基地为主要内容的“黄河+湿地+泉水+劳动教育”南北方向研学路线;本研学路线适合小学段。
2.红色文化东线(中学段):(黄河、九烈士纪念碑、毛主席视察处、黄河博物馆)—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博物馆、黑陶制作体验)——百脉泉公园(墨泉、李清照故居等)——章丘绿色动力再生能源体验基地为主要内容的“黄河+华夏文明史+泉水+绿色能源”东西方向研学路线;本研学路线更适合中学段。
这两条路线均已黄河为源点,分别向东、南方向延伸,总行程都在百公里以内,适合中小学生开展两天的研学行程,同时根据社会发展,未来可向北、西方向开发以济南北部新城和西部国际医学城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研学路线,届时可依托中心城区向东南西北方向拓展相应的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
(三)研学方式
我们通过综合场馆式、开放体验式、媒体传播式和交互沟通式,开展黄河流域济南段研学教育。
综合场馆式。济南市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综合研学中心通过图片、视频展播、互动技术、特效和实验演示装置等多元化手段,营造出层次分明、虚实结合、主次变化的空间艺术效果,展示黄河流域济南段的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资源特色、保护价值等多方面的信息及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不同区域的研学教育主题内容,增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保护事业发展。
开放体验式。通过黄河公园、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生态画廊、济西湿地等教学实习基地、夏令营营地、研学路线等研学教育资源,学生们参与展示(解说标识标牌为主)、自导式参访(手机APP 或二维码扫描导览)和宣教(学生自行设计导览解说)等形式,让他们在休闲、娱乐、游憩之余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保护理念的熏陶。
媒体传播式。通过研发正式和非正式出版读物和研学课程,构建黄河流域济南段的基本文化传媒渠道;通过影音媒体建设,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塑造济南黄河形象;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建设,构筑黄河流域济南段的新媒体宣教平台。
主题活动式。通过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湿地保护活动、泉水节活动和年度摄影大赛等主题活动,设计合适的研学课程项目,增强学生对主题教育活动的参与度,鼓励其参与到黄河济南段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中。
在研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实验观测、动手制作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青春责任、红色快闪、科技环保、劳动实践,将爱国主义教育、正确的历史观、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绿色环保等文化理念渗透于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感受黄河文化、体验泉水魅力、亲近济南历史、激发成长动力。
-
明确对学生研学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等级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演出展示等方式呈现,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我们将从“基地、线路的评价”“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和“研学导师评价”三个维度开展不同等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