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蓝色海洋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
1.通过研学,了解蓝色海洋文化,认识人类与海洋的相互关系,敬畏海洋,落实在研学中的集体出行等实际行动上,做好赶海、游泳等安全防范准备,做一个文明的研学者。
2.研学山大海洋学院,了解海洋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领略自然科学之美,激发学习热情,励志建设家乡;初探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学业、专业、职业”的有效衔接。
3.研学刘公岛,认识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探究甲午国殇的原因,感受战争的悲壮和耻辱,树立维护海洋权益意识,励志实现海军强国梦。
4.研学成山头,领略海上日出之美,分析当地被誉为“太阳启升地方”的原因,识别常见的几种海岸地貌,说明气象对航海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探寻拜日文化的起源及时代内涵。
5.研学爱伦湾,了解海洋牧场在经略海洋的作用,树立海洋科技兴国的信念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了解青鱼滩村的发展历程,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研学设计
一、研学对象
高中学生
二、研学目标
1.通过研学,了解蓝色海洋文化,认识人类与海洋的相互关系,敬畏海洋,落实在研学中的集体出行等实际行动上,做好赶海、游泳等安全防范准备,做一个文明的研学者。
2.研学山大海洋学院,了解海洋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领略自然科学之美,激发学习热情,励志建设家乡;初探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学业、专业、职业”的有效衔接。
3.研学刘公岛,认识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探究甲午国殇的原因,感受战争的悲壮和耻辱,树立维护海洋权益意识,励志实现海军强国梦。
4.研学成山头,领略海上日出之美,分析当地被誉为“太阳启升地方”的原因,识别常见的几种海岸地貌,说明气象对航海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探寻拜日文化的起源及时代内涵。
5.研学爱伦湾,了解海洋牧场在经略海洋的作用,树立海洋科技兴国的信念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了解青鱼滩村的发展历程,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三、设计思路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到:要落实立德树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课程的功能定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威海蓝色海洋》研学课程开发,努力挖掘学科的德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如通过刘公岛海洋权益、烟墩角大天鹅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爱伦湾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研学内容,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生态文明观、人地协调观,培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通过野外考察成山头的海岸地貌、海洋气象,走进山大海洋学院实验室等研学内容,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社会调查爱伦湾海洋牧场,了解新时代的建设新成就,培养自豪感,等等,从而助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基于研学实践,使国家课程本土化、校本化。
国家课程是本底,是建构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和奠基,威海本土知识是孵化器,基于研学实践,贯通国家课程与本土知识,促使国家课程本土化、校本化。《威海蓝色海洋》研学课程开发,以“天、地、人”和谐为主体。“天”指蓝色天空(如威海的晴好天气、空气质量优良);“地”指蓝色海洋(千里海岸线,海洋空间资源潜力较大);“人”指蓝色经济的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经略海洋)。其中,“行走课堂”共分五个篇章:“敬畏海洋 开启蓝色文明之旅”“ 走进山大海洋学院 感受科技的力量” “研学刘公岛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 “走进成山头 感悟最美海岸”“研学爱伦湾 探秘蓝色经济密码”, 以“主题+主线”形式进行研学。
同理,研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必须与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相对应、相吻合。例如,“研学刘公岛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对应的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地理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极其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1“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 “走进成山头 感悟最美海岸” 对应的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地理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研学爱伦湾 探秘蓝色经济密码” 对应的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选择性必修2“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规划和有效利用生态系统中资源的途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选择性必修3“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不仅读书,更要行路。通过研学旅行,能使学生知行合一。通过境遇式学习、真实情境下问题探究,才能使书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用一双慧眼去欣赏世界。
3.课程实施“三阶段、四环节”,保证研学的有效性。
课程实施三阶段指“行前准备阶段、行中探究阶段、行后反思总结阶段”。 四环节指“研学目标、研学准备、研学过程(研学任务)、研学评价”,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保证研学的有效性。
一方面,研学学习方式具有独特性。研学旅行与一般的旅游不一样,又被称为“行走的课堂”,不能“游而不研”“玩而不学”;研学旅行与普通的课堂学习也不一样,又被称为“户外课题”“没有墙的教室”。为此,研学学习方式包括:境遇式学习、服务性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研学学习方式具有研究性。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融合,而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它们均属于研究型课程。研学期间,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中,或者到真实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或者请教研学导师,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为此,该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力图设计可操作的研学活动,力图做到“行中学、行中研”。
4.课程评价体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课程评价体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例如,每个研学大主题下都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研学过程性评价,如通过图画、诗词、手抄报、摄影剪辑、微课动画、研学报告、演讲比赛、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将研学收获与同学分享;评价指标从纪律意识、学习态度、团队意识、文明礼仪、品德修养等方面进行考量。整个研学结束后,设计了研学成果展示,通过“榜上有“名”、评价有方、研学反思”等形式,终结性评价指标从“学习达成、探究成果、学习内容与形式、学习效果表达”等方面进行考量,并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这样做较好地体现了多元化评价,使研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5. 教师是研学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和建设者。
研学旅行虽然需要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相关部门联手合作,但是教师是研学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和建设者。因为,教师能真正获得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知道“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怎么带到那里、怎么知道带到那里了”。如果让旅游部门来做,对象主要是游客,则以旅游为目的,介绍的主要是景点导游词。显然,这与研学旅行的初衷相违背。为此,教师在研学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承担主要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支持和鼓励老师做研学导师,知道“研什么、怎么研、研到什么程度”。 例如,该课程开发团队的人员构成既有大学老师(2位,研究领域分别是海洋生物、旅游教育),又有教研员(2位,以地理专业为主),此外,还有一线教师(主要为地理和历史专业)参与,队伍构成比较合理,通过跨学科研究,形成合力,共同打造。
通过学生研学中不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进一步丰富了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具有本土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从而助力教学和备考。研学课程的实施是在课堂之外、来自家乡本土、真实情境下的学习、探究,这体现了核心素养要求,即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时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例如,研学爱伦湾时,学生提出“潮汐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计算潮汐的发生时间?它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鲍鱼育苗的人工鱼礁为什么用拱形?”等问题,然后主动探究,激发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利于培养新时代创新性人才。
四、研学日程和路线
时间
地点
内容
D1
8:30-11:30
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
1.开营仪式(破冰分组,发放《研学手册》,研学导师简要介绍日程安排,围绕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进行相关说明,提出研学要求,明确研学任务和目标)。2.参观实验室、孵化基地、养殖基地,了解海洋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领略自然科学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3.聆听大学老师关于海洋科普等讲座,了解学科前沿,激发从事海洋生命科学等方面研究的热情,树立远大理想,励志建设家乡。
4.深度体验大学专业、认识高新技术,了解新兴职业和职业发展趋势,初探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学业、专业、职业”的有效衔接。
11:30-12:00
山大学生餐厅
午餐
12:00-12:30
乘车至幸福门
1.走进威海,认识威海,研学导师进行沿途讲解。
2.登临幸福门,远眺刘公岛,目测刘公岛与海岸的距离,观察刘公岛的形状轮廓。
12:30-12:50
乘游轮赴
刘公岛
在中国地图上标出刘公岛的位置,在刘公岛及其附近海域图上量算出刘公岛与幸福门、天津、日本和韩国的距离,标注甲午海战的作战海域,根据日本战舰的航速、航线估算日舰到达作战海域所需的时间,说出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思考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刘公岛周边海域的原因。
12:50-14:30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北洋海军提督署、北洋水师学堂、丁汝昌寓所等)
1.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填写北洋水师武器装备统计表,说说中国军舰的购置地,并结合资料对比中日战备情况。
2.参观威海水师学堂,感受北洋水师将士学习环境,了解水师学堂的课程设置;结合资料对比中日军事教育的差异。
3.通过参观考察,从综合国力、军费投入、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等方面,比较甲午海战前夕中国和日本的差异,探究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
4.近距离考察济远舰主炮等打捞出水残骸,感受震撼人心的战争场景,体会北洋水师将士面对战争失败的无助和无奈,感悟战争的惨烈与悲壮。
14:30-16:00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东泓炮台
1.站在邓世昌雕塑前,想象透过望远镜的镜筒,你能看到什么场景?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2.从陈列馆序厅到尾厅,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和3D影像等资料,系统了解整个甲午战争史实,感悟“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必然灭亡”的道,增强 “强我海防、兴我海权”的国防意识。
3.参观多个超写实人物雕像场景和英租威海卫历史展览馆,了解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说说威海卫被英国强租后当地人们生活的变化,感受甲午海战后的耻辱历史。
4.登上东泓炮台遗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时的嘱托“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发愤图强”;吟唱或诵读《七子之歌——威海卫》,树立维护海洋权益意识。
16:00-17:00
潜水艇、
军训营
1.参观033型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水艇,了解潜艇兵神秘的水下生活,感受其22年服役期曾多次执行重大任务的光荣历史。
2.诵读《少年中国说》,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3.进行军姿、队列等基础动作训练以及军事化管理,提高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远大梦想。学习简单的海军旗语,限时拼装军舰模型,说一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畅谈自己的感受。
17:00-18:30
刘公岛营地入住、晚餐
刘公岛营地入住、享用集体晚餐(适宜季节搭建帐篷)
18:30-20:30
夜宿海岛
回顾交流刘公岛见闻,观看《甲午大海战》,进一步了解北洋海军及甲午海战。
D2
6:00-8:00
刘公岛营地
观海上日出,看海军晨练,早餐后退房离岛
8:00—8:30
乘船出岛
告别刘公岛
8:30—9:30
前往成山头
沿途欣赏海滨风光,了解胶东生态民居海草房,探究沿途看到大风车景观的原因。
9:30-10:00
成山头(福如东海景区)
1.在图上标出好运角的位置,议一议这里为什么成为我国陆地上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
2.共同诵读海上日出的诗句,体会诗人描写情境和抒发情怀。
10:00-10:30
观海长廊拜日台
1.近距离触摸石崖,查看岩石质地、岩层特点,探究其成因。
2.欣赏并拍摄惊涛拍岸的景观,体会“巨浪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
3.说说沿途中印象较深的地貌景观,试着给它们起个名字。
4.参观柳夼红层分布区,查看岩层分布和沉积物粒度特征。
10:30-11:00
气象站、大雾笛 、灯塔
1.听气象台的工作人员讲解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流程,以及如何科学防范气象灾害等知识。
2.参观并记录风向、降水、日照、地温等气象要素的测量仪器,了解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采集、发报的全过程。
3.与气象站工作人员交流,体会其工作的艰辛。
4.参观国际灯塔和大雾笛,说说灯塔和雾笛的作用。
11:00-11:30
始皇庙
1.参观日主祠,体会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
2.参观始皇殿,了解独特的渔家文化。
3.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成山头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
11:30-13:00
乘车赴爱伦湾海洋牧场(途经烟墩角,渔家乐午餐)
1.欣赏大天鹅(冬春季节),并探究建立荣成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海草房:要求:研学导师讲解点拨,学生合作探究。
(1)参观海草房,观察其特征,探究海草房的优点,体味先辈的智慧所在。
(2)抚摸着青石墙上的拴马石,了解海草房的历史,认识地域文化特色。
(3)举例说出世界、中国的特色民居有哪些,谈谈你对“传统特色民居”的理解。
(4)你认为当地应如何挽救、保护特色传统文化?
13:00-13:30
烟墩角赴爱伦湾海洋牧场
1.听讲青鱼滩村的发展历史,了解其产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沿途感受新农村的产业美、生活美、生态美,并讨论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13:30-14:30
爱伦湾海洋牧场展厅、海洋牧场体验馆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域资源和环境现状,认识我国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性。
2.与同伴交流,分析爱伦湾海域建设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的优势条件;谈谈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的优势和难度分别有哪些?
3.利用显微镜观察海带的细胞结构,感受以鲜海带为原料高效提取褐藻酸钠、海藻碘等高新技术产品的魅力。
4.通过学习“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鲍鱼及海带育苗和养殖技术等,体会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自豪感。
5.请技术人员介绍碳汇渔业技术,了解碳汇渔业技术在海洋牧场的应用,并为保护和修护海洋生态系统提出对策。
14:30-15:30
爱伦湾海洋牧场海上观光区、海上休闲平台
1.乘坐渔家木船或汽艇前往海上观光平台,采摘各种贝类,海虹、海蛎子、扇贝等,体验海洋劳动的乐趣。
2.参观海上观光平台,了解海洋牧场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3.请为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的生态休闲旅游业提供金点子。
15:30-16:30
爱伦湾
研学基地
举行闭营仪式,评选优秀研学小组和个人。研学团返程。
-
过程性评价(80分)
终结性评价(20分)
评价项目
评估点
赋分
我的分数
评估项目
观察评估点
赋分
我的分数
纪律意识
能做到守时,无无故缺勤、迟到等现象
20
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达成
研学手册的完成情况(完成率)研学手册的完成质量(认真书写、正确率)
5
学习态度
态度认真,准备充分,积极参与课程活动,有成果收获
20
探究成果
研究项目完成情况,学习资料的收集情况,手册中拓展延伸的完成情况,是否能在研学中发现新问题,研学过程中访问手册是否完成
5
团队意识
能够自觉服从辅导员及老师管理,听从指挥,维护大局
20
文明礼仪
公共场所能注重个人利益规范,文明用语,保护环境
10
学习成果评价
学习内容与形式
是否参与小组研究项目,是否形成研究报告,是否参与小组活动分享,是否形成学习记录
5
品德修养
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生形象
10
学习效果表达
分享及报告是否新颖有创意,小组讨论及分享语言是否清晰,有无自己见解,杜宇自己的见解同学及老师的反馈情况
5
合计得分
合计得分
-
点击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