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文化系列研学课程:中华吉祥文化与泰山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自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号图画来表达避邪求吉的心理。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巧妙的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文字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吉祥符号、吉祥语等逐步发展成为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吉祥文化。
泰山在中国吉祥文化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古往今来,帝王来泰山封禅,祈“国泰民安”;平民百姓来泰山祈福,求平安顺遂。 -
此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深厚的吉祥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传承泰山吉祥文化。此课程不仅让学生理解泰山独特的地域优势造就了其在中国历史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在祈福平安吉祥活动中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还能让学生通过各种动手体验活动,认识吉祥文化在泰山的种种表现形式和意义,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首先,学生完成行前任务;其次,学生参加研学游,在研学基地岱庙完成此次研学活动,最后,由学生所在学校负责进行行后任务。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一)行前任务
1.任务一:
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的吉祥意识产生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吉祥意识又决定了古人对吉祥符号的选择。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人类面对严酷的大自然,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于是,图腾出现了。
吉祥意识、吉祥符号逐步凝炼成为吉祥文化。
我认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信息查找
(二)行中任务
1.任务一:品吉祥
参加主题讲座。
2.任务二:话吉祥
参加主题讨论会。
(三)行后任务
1.任务一:总结报告
学生对此次研学活动中的收获进行总结。
-
学生及带队教师对此次研学活动进行评价,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此次研学活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环节?此次研学活动是否增强了你对泰山吉祥文化的热爱?此次研学活动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你有什么改进建议?
-
《中华吉祥文化与泰山》研学活动学习单
学校:
班级:
姓名:
本次研学中我在岱庙看到的吉祥文化元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岱庙中我最喜欢的吉祥文化元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击播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