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王红色记忆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大王红色记忆》 以“践行红色教育,培养红色传人”为主旨,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故事,培养学生的“红色精神”,真正将红色基因融入到课程之中。该课程通过实地参观、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在大王地区的发展及领导大王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历程,真切感受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增强学生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研学活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家乡丰厚的红色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家乡的发展历程,感悟老一辈革命者英勇奋争的斗争精神,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传承红色基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研学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能力,使学生敢于表现、乐于分享、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研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号召学生珍惜革命前辈用血汗铸成的革命成果,以红色精神为鼓舞,勤奋学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提升自身思想品德修养,传承红色精神。 -
红色刘集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研究基地”。
红色刘集旅游景区包含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延集支部纪念馆、李耘生事迹陈列室、张太恒上将纪念馆等典型的红色文化景点,其中中共刘集支部旧址是山东省乃至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使用并保存了我国首版中文全译本、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共产党宣言》。这些景点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大王人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的艰辛历程和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红色刘集旅游景区资源丰富,建有3万亩的织女河省级森林公园,将大王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生态林场建设中,成为体验新一代大王人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奋勇争先,努力奔小康的社会主义新风貌的重要基地。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一、课程实施意义
本课程设计了参观、体验、故事会、徒步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初学、实地参观体验、互动交流探讨、成果展示评比等学习方式,走进当地红色景点,追寻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家乡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感悟新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课程对象
小学四、五年级学生。
三、课程主题
追寻红色记忆,坚定永恒信仰
四、研学线路
《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延集支部纪念馆——张太恒上将纪念馆——李耘生事迹陈列室——织女河省级森林公园。
五、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研学活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家乡丰厚的红色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家乡的发展历程,感悟老一辈革命者英勇奋争的斗争精神,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传承红色基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研学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能力,使学生敢于表现、乐于分享、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研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号召学生珍惜革命前辈用血汗铸成的革命成果,以红色精神为鼓舞,勤奋学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提升自身思想品德修养,传承红色精神。
六、课程内容
1.全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纪念馆
纪念馆展馆围绕《共产党宣言》,分别讲述了其诞生的国际背景、在中国传播的大背景、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渊源、如何传入刘集以及大王人民是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开展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动、在《宣言》精神的感召下刘集支部如何依靠劳苦大众开展
一系列革命活动及其在刘集支部的传承、广饶大地的英雄革命人物风采,复建再现了布鲁塞尔白天鹅咖啡馆的场景,展出了各个版本《共产党宣言》,生动体现其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中国的深远影响。
2.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中共刘集党支部旧址
中共刘集党支部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通过组织学生与当地长者开展“问根之旅”,与长者们交流询问,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党支部的艰难历史与当前的发展情况,达到识史明志的效果。
3.延集支部纪念馆
1924年7月,延伯真受王尽美、邓恩铭的指派,代表中共山东党组织到淄川、章丘、广饶、寿光等地巡视党、团组织工作进展情况。期间回延集村,建立“延集党小组”(亦称“广寿党小组”)。 从此,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延集村诞生。
4.张太恒上将纪念馆
张太恒上将纪念馆由省博物馆设计,在原张太恒上将故居的基础上扩展修建,以珍贵的历史图片详细介绍了张太恒上将60年的戎马生涯。现为东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李耘生烈士事迹陈列室
李耘生事迹陈列室为东营市第一个烈士事迹专题馆。布展主题以“李耘生革命历程”为主线,展示他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国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6.织女河省级森林公园织女河省级森林公园将大王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融入生态林场建设中,进一步提升林场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气势。
七、课程实施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行前准备阶段,3课时;
第二阶段为行中研学阶段,21课时;
第三阶段为行后展学阶段,3课时。
(一)行前准备
1.确定研学主题
2.确定研学线路、研学内容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文明教育
4.准备研学任务单
(二)研学中
课程
时间
内容
第一课
上午
7:30学校集合,统一乘坐校车前往活动地点。
8:30抵达《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举行开班仪式。
9:00在馆外进行集体宣誓,合影。有序进入纪念馆,参观大约两小时。
下午
14:00抵达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参观约一小时。
15:00安排与当地部分长者交流,完成研学手册。
第二课
上午
8:00抵达延集支部纪念馆,参观约两小时。
10:00安排与当地部分长者交流。
下午
14:00抵达张太恒上将纪念馆,参观约两小时。
16:00完成研学手册。
第三课
上午
8:30来到李耘生事迹陈列室,向烈士雕像敬献花圈。
8:30-10:30进入陈列室进行参观。
10:30走进织女河省级森林公园,徒步进行参观。
11:30在公园内就餐,吃一顿忆苦思甜饭。
下午
14:00游览织女河省级森林公园。
16:00公园广场集合,完成研学手册,进行活动总结。
(三)研学后
1.研学活动评价
研学活动学生分组任务及评价表
研学活动主题
时间
小组成员
组长
任务主题及要求
小组成员分工
搜集资料目录和简介(图片、音视频资料等电子资料可以另附优盘。)
研学活动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成员
签名
评价等级
非常
满意
满意
一般
组内成员自评
1.是否积极参与本次任务;
2.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安全参与本次活动;
3.是否积极和组内成员进行交流感悟等;
4.是否能坚持完成任务等。
成员
互评
完成情况评价
改进
建议
2.研后成果展示
(1)组织开展关于纪念革命先烈的手抄报展评活动。
(2)组织开展“纪念革命先烈,珍惜美好生活”作文展评活动。
(3)组织开展“追寻红色记忆,坚定永恒信仰”的书画展、摄影展。
(4)整理各种图片、音视频等电子材料,在全校进行网上“大王红色记忆”的红色教育活动。
八、课程成效
通过研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坚定了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更带动了新时代少年亲近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的意识与责任。《人民日报》、《山东教育报》等多家报纸对我校红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报道。学校组织编排的红色舞蹈、朗诵及红色征文等多次在省市获奖;教师撰写的相关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
-
研学活动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成员
签名
评价等级
非常
满意
满意
一般
组内成员自评
1.是否积极参与本次任务;
2.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安全参与本次活动;
3.是否积极和组内成员进行交流感悟等;
4.是否能坚持完成任务等。
成员
互评
-
研学活动学生分组任务及评价表
研学活动主题
时间
小组成员
组长
任务主题及
要求
小组成员分工
搜集资料目录和简介(图片、音视频资料等电子资料可以另附优盘。)
-
点击播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