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公岛红色研学旅行课程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刘公岛是国家5A旅游景区,建有北洋海军指挥机构、教育训练、军事防务、后勤保障等设施。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这里成为重要战场,中国以失败告终,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刘公岛见证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诞生,见证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见证了中国被英国强租42年的耻辱,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
刘公岛上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推出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历史主题陈列展览,海军公所、刘公岛水师学堂、丁汝昌寓所等原状复原陈列,历史选择展馆、东泓炮台展馆等。建院至今,举办中国近代海防和甲午战争历史展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海洋观与海防观教育,致力于中国近代海防、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学术研究。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作为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多年来不断地拓展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及海洋观、海防观教育的内涵,贯彻落实中宣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切实履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责义务,是中小学生研学教育的基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相结合,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本课程以“铭记历史,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主题,以“厚植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宗旨,于每年的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刘公岛的纪念日,组织中小学生研学刘公岛。精选刘公岛五个最具代表性的历史缩影: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定远舰、海军公所、东泓炮台、历史选择展馆,展现中国由梦碎、梦醒到筑梦、圆梦的历史画卷,带领学生经历“研前-研中-研后”的系列学习,充分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让学生全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程通过对甲午战争陈列馆、海军公所、定远舰、东泓炮台、历史的选择展馆,五处总书记目光所及之处、足迹所到之处的参观、学习、体验、感悟,了解中华民族“梦碎-梦醒-筑梦-圆梦”的复兴故事,培育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
本课程实施从研学前(方案制定、备课、上课)、研学中(研学参观,观察体验,解决问题,用心感悟,触发新问,现场访问,深入理解)、研学后(课程间融合教学、研学活动展示)三个部分具体展开,并采用“全员评价-特色评价-知行评价”的研学评价体系评价课程实施成效。 -
1.通过集体交流确定研究主题,并自选研究子课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借助研学手册,通过集体讨论明确规划路线、安排时间的方法,小组合作制定实地考查研究方案,增强计划出行、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提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研学旅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宜、参观礼仪等,增强安全意识、纪律意识、文明意识。
3.通过确定主题、制定方案、设计线路、安全礼仪、责任担当五个方面的参与体验,明确研学旅行前期准备的基本步骤,为今后自主开展研学旅行打下基础,避免盲目出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研学。
4.借助视频,通过交流明确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建馆意义及建设博物馆事业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的自豪感,激发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热情,提升对祖国的文化自信。 -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点击播放视频
点击播放视频
点击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