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文化基因,做自信中国人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民间,挂年画是中国春节的传统文化习俗。年画,蕴含着人们关于婚姻、节日、时令、礼仪、伦理、生产、信仰等问题的传统文化意识,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思想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隐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密码。传承年画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按照《山东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山东省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针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地域文化,设计并实施了“传承文化基因,做自信中国人”杨家埠年画文化之旅的研学课程。
-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本次研学课程共分为“探源:追根溯源悟年画”“探秘:实践操作品年画”“探知:年画传人诉心声”“探寻:民俗文化寻非遗”“探学:基地课程研文化”五个模块,意图通过参观、访问、调查、体验、制作等多种研究性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历史及发展、体验制作方法和技巧、雕版套印技术、常见图案和形象的象征意义,深入研究中国年画常见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中国四大年画各自独特的特点以及年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等,引领学生品味丰富的民俗文化盛宴,使学生认识到以年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化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血脉,蕴含着中国人的创造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