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与东坡同行 探超然神韵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1074~1076年,一代文豪苏东坡任密州知州(治所在今诸城),给密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超然文化。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作为全国东坡文化传承优秀学校、全国东坡学校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开发以“与东坡‘同行’ 探超然神韵”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引领师生学习东坡“爱国、尽责、博学、达观”的超然精神,让东坡文化成为滋润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基石。

  • 学校根据区域特色、东坡文化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实际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秉承“尊重差异,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学校“三和人生”宽基教育课程展开,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学习苏轼的“爱国、尽责、博学、达观”的超然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1.充分利用学校东坡文化特色与超然台、名人馆、常山风景区这些研究超然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东坡文化开展多种选题的研究与感悟。
    2.以苏轼在密州的政治、文化、艺术成就和后代文人雅士登超然台凭吊苏轼的作品为基础,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本地实际整合开发课程,让学生完整体验苏轼的人格魅力。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学生调查、研究、角色体验等形式为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1.成立研学组织。学校建立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研学线路,明确研学主题,统筹安排各项工作。
    2.充分动员发动。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委员会、全体家长会等方式,告知家长研学旅行的意义、时间安排及出行线路等,家长、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签订自愿报名参加研学旅行协议。
    3.进行知识储备。学校在活动前围绕研学主题,由班主任上一节活动指导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专题讲座、观看视频等形式做好知识储备。活动前各班排练好《超然台记》、《望江南·超然台作》等诵读诗词,准备东坡故事,排练东坡话剧。
    4.制定应急预案。根据活动线路,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责任制度,对参加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5.充分挖掘资源。邀请各资源单位进行资源讲解,参与管理、组织、评价等工作。

作者: 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

适用年级: 初中

建议课时: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1.研学路线

    路线一(全体学生):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超然台——名人馆——常山风景区(东坡狩猎处)——返回学校

    路线二(部分学生):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障日山(东坡吟诗处)——卢山(东坡饮酒处)——九仙山(东坡观海处)——返回学校

    路线三(部分学生):诸城市实验初级中学——成都(东坡遗迹)——眉山(东坡故里)——返回学校

    2.研学内容

    (1)参观超然台。听从讲解员讲解超然台历史与苏轼生平等相关文化知识,探究历朝历代石刻、碑文、书法,了解诸城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

    (2)游览常山风景区。沿山北坡游览常山神祠、远览亭、雩泉亭、广丽亭以及诸多碑碣与摩崖题记等名胜古迹,体会苏轼密州出猎大型场景,感悟常山较深的文化内涵。

    (3)参观名人馆。沿历史发展脉络,结合专题陈列,瞻仰诸城历代名人中的78位杰出代表,尤其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事迹、著作等,体会诸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好形象。

    (4)探究超然精神。在超然台上、名人馆前、常山山顶开展主题活动,背诵苏轼诗词,讲述东坡故事,同时体会苏轼诗文的特点,感受苏轼的“爱国、尽责、博学、达观”的超然精神。

  • 本课程评价以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采用自评、互评、主题班会展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由教师、学生、家长等从多角度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评选出优秀研学成果、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学校召开专项总结会议进行表彰,并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