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春鸢研学课程

  • 主题说明
  • 主题目标
  • 实施条件
  • 潍坊作为风筝之都,其风筝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有全国第一座风筝艺术类专业博物馆——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它位于潍坊市奎文区,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馆内共有大小展厅12个,馆藏风筝展品1300余件,展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鲁班风筝”至今的中外各式风筝,全面展示了风筝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国际文化及延伸文化。

  • 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以“风筝”为课程元素,以风筝博物馆为研学基地,以风筝文化的探究、创作、传承为核心,在合作、体验、探究、实践中打通知识间的联通,将文化与艺术、科学与探究、动脑与动手融为一体,实现校外研学与校内学科学习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使活动的文化与价值意义得到有效彰显,同时综合落实“文明礼貌、爱国爱家、理想信念、美德养成、集体意识、环境意识、创新实践、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德育目标。

作者: 潍坊市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

适用年级: 小学高年级学生

建议课时: 9课时

  • 教学设计
  • 教学PPT
  • 教学评价
  • 学习单
  • 教学视频
  • 教学图片
  • 一、研学前的知识学习与方法指导(学校,2课时)





    诵读相关诗文,了解风筝的历史、风筝在文家笔下、国外友人、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感悟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的文化意义,激发爱国、爱家乡意识。


    二、研学中的任务探究与采访调查(风筝博物馆,4课时)

    带着研学任务单,学生走进风筝博物馆、风筝制作坊,进行调查、采访、探究、体验。在户外采访中进行文明礼貌、集体意识、环境意识、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道德教育。





    三、研学后的动手操作与成果展示(学校,3课时)





    回到学校后学生交流汇报自已的探究所得,动手扎制风筝、放飞风筝,在提高劳动技术的同时,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与自信态度。总结感悟风筝文化的意义,弘扬发展风筝文化。


    通过知识学习及资料调查,了解了风筝在不同领域中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唤起对风筝文化的热爱;通过参观风筝博物馆、风筝制作坊,体验风筝的制作,调查风筝发展历程,探究风筝放飞原理,培养了动手探究、创新实践意识;通过诵读相关诗文,寻找风筝中的数学、英语等知识,感悟传承风筝文化,树立了理想信念;通过研讨交流、汇报展示、外出参观、合作探究及多元化的评价等,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所提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